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节(2/5)

东西是祖辈上传下来的,没有舍得送当铺里。这对镯,就算作是我娘的陪嫁了,所以我娘很是惜,总在手腕上不离。那时候我痘正发着烧,烧得昏昏沉沉的,只记得那镯在我脸上,却是冰冷的。我娘的手,也是冰冷的。”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我娘也很少跟娘家的亲戚往来,因为怕别人说闲话,毕竟云家败落了,都是些穷亲戚,大太太十分看不惯。可是这个人怎么会半夜躲在柜里,那时候我是一也想不来。我还以为他是跟我们小孩儿一样,在玩躲猫猫。”

“她死的时候,父亲痛哭了一场,可是不过半年,又娶了四太太。他娶四姨娘的时候,我看着他满面笑容的样,就在心里想,我这辈,绝不娶姨太太。我娘病到最后亦不肯见他一面,并不是跟汉朝的李夫人一般自惜病容,怕他将来不肯看顾我,而是不肯原谅他。只因为他接到范先生的急电,若是立时赶回来,或是立时命人将那表舅押送到沧河去,就不至于死无对证,让我娘蒙受这样的冤枉。我娘一生刚烈要,没想到最后却被人这样构限污于名节,所以其实她是活活被气死的,而将她死的人,正是那位大太太。”

“可是我娘连圈都红了,她说:‘你们成这样的圈,我自然百莫辩,可是我要见大帅。’这句话我那时个并不明白,后来等我长大了,我才终于想明白。原来是他们设计好了,事先藏了一个人在柜里,然后半夜冲来捉。”

易连恺的声音却十分平静,淡淡地:“他们这样抄家似的大搜特搜,到底从炕柜里搜一个人。那人是个年轻男,而且是我娘的一个远房表弟。我并不认识那个人,只听他们都说:‘表舅爷三更半夜,怎么躲在柜里?’那远房表舅畏畏缩缩,一句话也说不来。”

一位妾侍被元如此陷害,自然是百莫辩。而最后竟然挹郁致死,临死前亦不肯见丈夫一面…秦桑不由得想,原来这位婆婆,其实亦是刚烈到了极

说到这里,易连恺却停了停,秦桑想到十六年前的那个寒夜,婆母着这对翠玉手镯,却抱着年幼的易连恺,那一惶恐不安,或者并不是惶恐,只是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我母亲旗下大家,生平最重声誉,自从嫁给父亲,虽然不是嫡,可是夫唱妇随,诗文相和,鹣鲽情,极是相得。自从蒙了这场天大的奇冤,虽然我父亲并无一字责备她,但她视作奇耻大辱,从此后就不再同父亲讲话了。终日挹郁难解,只不过半年就一病不起。她病着的时候,父亲数次想来看她,可是皆被她命人拦在门外。”

秦桑听了这样长一番话,真的有闻所未闻之,更兼十六年前的旧事,从他中一一来,虽然是波澜不惊的语气,可是当年逊清覆亡不久,其实民风是十分保守的。

“不过三年,老大从上摔下来,摔成了个废人。府里下人们都悄悄说,这是因为大太太死三太太,所以才有这样的报应。大太太心里也十分害怕,到法事打醮,说是给老大消灾去厄,其实是祷祝超度我娘。我听她在佛堂里喃喃自语,就觉得好笑。她这样的事情,难还想着不要有报应吗?老大事,就是第一个报应。”

“他连夜赶到府里来,对大太太说:‘虽然是大帅的家务事,我们不便过问,不过三夫人素来为大帅重,这样的事情,不得不报告给大帅知。’大太太为人明厉害,滴不漏地挡回去,说若是让父亲知我娘这样不知廉耻的事情,必然大生恼怒,不如就此打发了去,等父亲到家再告诉他。”

“这时候范先生才说:‘大帅临行之前,曾经将三官托付给我,如今三夫人了这样的事情,就不提旁人,因为她是三官生之母的缘故,在下亦一定得报告大帅知。’这时候大太太才知父亲原来早对她有戒备之心,竟然暗地里预备着这样的安排,所以对我们母衔恨不已,这个仇怨,可就结得大了。不等父亲回来,我那个表舅就莫名其妙地病死在狱中。这下死无对证,我娘虽然知全是大太太玩的样,可是又毫无办法。等到父亲回来,这件事已经成了一桩糊涂事,谁也说不清不明了。”

“那时候父亲远在千里之外,大太太如何容得我娘等他回来?这事情虽然是她指使的,可是得滴不漏。她只发话说,了这样的事,当然是留不得了,便要将我娘撵去。那时候亏得我父亲一个得力的幕僚,姓范,府里都叫他范先生。他因为犯了疟疾并没有跟了父亲到沧河任上去,而是留在符远。”

秦桑听到此,只觉得上发冷,不由自主握住他的手。

易连恺的手亦是微凉,可是双颊微红,倒似喝醉了酒一般。他说:“什么天理循环,都是假的。他们欠着我一条人命,可是如今老大那个,竟然还能够算计我。我这么多年来心机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