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7章可得再见(2/2)

力士奏称:“是梧桐上的雨声。”上皇在枕上回想梦境,便:“力士,朕方才梦见两个内侍,说杨娘娘在嵬驿中,来请朕去。

那碧衣侍女听了,踌躇半晌,答:“此并无杨娘娘,只有玉妃,现方昼寝。俟妃醒来禀明,再行奉请。”杨士诺诺连声,只得在门外静静地候着。

力士在睡梦中,被上皇唤醒,忙走近御床去看时,上皇恰也从枕上醒来,问:“力士,外边什么呵?”

士得钗钿,将要起告辞,忽念此钗钿恐不足取信于上皇,便求王妃,须有当时一事为他人所不得知者,藉以复命。玉妃听奏,低思索了一会,便徐徐言曰:“忆昔天宝十年,侍万岁避暑骊山,新秋七月。

在织女牵双星相见之夜,上皇凭肩指说女故事,心有所,便双双拜倒,密密相誓,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妇。誓毕,吾与上皇执手相看,呜咽不胜。

便令一绛衣侍女,去取金钗一,钿盒一个。玉妃亲自将钗盒折作二份,以一份与杨士,令拿去复命:“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此,证旧好也。”

上皇大喜,一一召见,命招杨娘娘的魂。谁知那班方士,本领都不,只能在地府中搜索,却不见有杨娘娘的魂魄,最后有一位士,自蜀中奉诏来至京师,自称能升天地,访求魂魄。

士忙叩首奏说:“上皇相思甚苦,特遣方外徽臣,来求娘娘魂相见。”玉妃听了,微微叹息:“上皇宜自保养。”

地开了。杨士看时,见是一个童女,梳着双鬟,面貌长得十分秀,见了杨士,十分怕羞。不待杨士开,便低鬟笑而

肃宗又下诏令各地方官,访求的羽士,为杨娘娘招魂。这圣旨传遍天下,谁不希图富贵?那班方士,便齐集都门,人人自称有李少君之术。

第二天便游神至天界寻觅,亦不可得。第三天,却访求四方上下东极,渡大海跨蓬岛,忽见东南最峰上,有红楼隐约。杨士便凝神聚气,飘然下降,站在红楼前。

只听得殿上呖呖莺声,传问:“上皇安否?”杨士在上皇中,原见过杨贵妃画像的。至此,他微微抬,见绣幕启,上面坐着一位,竟是杨娘娘。看她云裳霞帔,羽扇宝盖,仪态万方。左右两行侍女侍立着,传下玉妃的话来。

***杨士的魂,站定在蓬岛红楼前。迎面一座大穹门,便放大胆挨门去。渐渐走近西厢,只见一东向,双扉闭。上横额,写着“王妃太真院”五字。杨下髻上簪来,轻轻地叩着门。那门“呀”

!”

接着,又来一个碧衣女侍,开问杨士:“仙客从何来?扣门何事?”杨士自称为大唐太上皇使臣,来寻觅杨娘娘魂。

此事独上皇知之耳,吾今为此一念,又不得久居于此,当坠尘劫,再与上皇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可得再见,好合如旧日也。今汝以此言复上皇,当能使上皇安

上皇在便殿中召见,这士自称名杨通幽。便向上皇求一净室,杨士一人坐室中,焚香闭目,一灵窍,先在地下搜索不得。

直到夕西下,只见方才那碧衣侍女来,只说得一声:“玉妃召大唐使臣见。”杨士不敢怠慢,只躬短步,随在侍女后走去,经过几琼楼玉宇,在一座寝下。侍女唤声:“站住!”杨士屏息低

多因是妃魂未散,朕想昔时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有李少君为之召魂相见,今日岂无其人?你待天明,可即传旨,令天下地方官为朕遍觅方士来,与杨娘娘召魂。”力士奉了上皇旨意,便去奏明肃宗皇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