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
臣识见不远,不能
究先王之
,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今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
大内,又令诸寺递加供养。
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信佛,皆云天大圣,犹一心信向,百姓微贱,岂宜更惜
命,遂至灼
燔指,十百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生业。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
以为供养者。
从此不但不劝皇上,且和宪宗抢着服用金石。柳又奏称天台山多生灵草,须有
之土,方能寻得。
服用灵草,更比服金石有益,寿至千年。宪宗听了,甚是
喜,便下谕命柳
台州刺史,这
中炼丹烧汞的事,便
托与大通。
宪宗非但不肯听贵妃的话,反把那丹炉中炼来的金石,赏几块与贵妃服下。可笑郭贵妃当初劝谏皇上不可服用金石,如今自己却也服用起来,果然觉得
清健。
自后汉时始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皞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
如今这柳不在皇上跟前,无人和他争权的了,他便慢慢地把佛法去打动皇帝的心。这位宪宗,只知崇信仙佛,自己心中却毫无主意。今见大通说佛法无边,他也十分相信大通和尚。
又说凤翔法门寺塔上,有一节佛指骨留存着,劝宪宗派京师僧去把佛骨迎
来供养着,便能得佛天保佑,万寿无疆。宪宗听从了大通和尚的话,下旨京中各寺院主持僧。
这几句话,吓得人人不敢再开,这时
中只有一个浮屠大通,他见柳
在
中的时候,十分得皇上的信用,自己却毫无权势。
当时有许多谏议大夫,纷纷上奏章,说历代从无有任方士为亲民之官的。宪宗看了,心中十分不乐。便下谕:“如今只烦劳一州的民力,能令人主长生,臣下何竟不乐从耶?”
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施佛,宗庙祭不用牲宰,尽日一
,止于菜果。后为侯景所
,饿死台城,国亦浸灭。事佛来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
随着钦使大臣,前往凤翔恭迎佛骨。一时朝中大臣便如醉如狂一般,都随着和尚去迎佛骨。佛骨到京师之日,真是万人空巷,男女拜的,拥
路。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但以丰年之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耳!安有圣明如陛下,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
寿之方。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佛本夷狄,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不
先王之法言,
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
之情,假使其
尚在,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
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周文王,年九十七,武王年九十三,穆王在位百年。当其时,佛法未至中国。非因事佛使然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其后亡相继,运祚不长。
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其后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年,史不言其寿。推其年数,当不减百岁。
当时独有一位刑侍郎韩愈,他是一代大儒,文章泰斗,看了宪宗皇帝,只是迷信仙佛,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心中便觉万分难受,便借迎佛骨的事,上了一
奏章。说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