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男孩子弹琴比较棒?”他笑笑说。
她戳了戳他的鼻子,说:
“因为,一个女孩子在不同的城市间奔波演奏,是很孤单的。”
“以后无论你去哪里,我都陪在你身边。”他说。
在那个浩大而高远的寒夜里,她眼里溢满了泪水,蜷缩在他怀中,想着遥遥远远的未来。人生是个过程,自有其前进的齿轮,但她何其幸福?她深爱的人愿意成为她背后的动力。
----
李瑶回到香港的第二天,接到夏绿萍的死讯。夏绿萍患的是肺癌。她并没有告诉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做手术切除体内癌细胞的那天,她是一个人进医院的。主诊医生苏景志是她的老同学。进去手术室之前,苏景志很认真地问夏绿萍,要不要通知什么人。
“如果我没有醒过来的话…”她疲倦地微笑。
夏绿萍在手术后醒来,拒绝了随后的化疗。
“我不希望弹琴的时候,我的头发会一大把一大把地掉在琴键上。”她虚弱地说。然后,她又说:“而且,你和我都知道这是没有用的。”
出院的那天,苏景志坚持开车送夏绿萍回去。下车的时候,她问:
“还有多少时间?”
他黯然地告诉了她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
她凄凉地笑了:
“还可以吸雪茄吗?”
苏景志笑了笑,说: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放弃这种好东西。”
回家之后,她一如往常地生活。一天夜里,疼痛折磨着她。她爬起床,走出客厅,拧亮了钢琴旁边一盏昏黄的灯,坐在那里,点起一支雪茄。
她颤抖着吐出一个烟圈,这支烟像吗啡一样,暂时麻醉了她的痛楚。50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她手里夹着烟,用琴键抚爱回忆。同样一支小夜曲,20年前有人为她弹过,她曾经撕心裂肺地爱过那个男人,此刻都成为往事。时间伟大而漫不经心地重新安排人与地,她曾经以为,当她年老,有一天,她和他会在这个城市重逢,他温柔地问起她的近况,就在那一瞬间,所有的微笑和痛苦都盈盈在眼前,却又流转如飞。惟有爱情,始终如此的兴奋与渴望,又终于如此的挫败与荒凉。
她那双枯瘦的手在琴键上散落如雨,最后,她倒在那台她心爱的钢琴前面,没掉过一根头发。她手里的烟还没烧完,像那支低迥了20年的小夜曲,萦绕在她身畔。
李瑶陪着夏绿萍的灵柩到墓地去。送葬的行列中,一个穿黑色大衣的年轻女人不时朝她微笑。
离开墓地的时候,这个女人走到李瑶身边,自我介绍说,她名叫林孟如,是夏绿萍以前的学生,算起来是李瑶的师姐了。林孟如现在是一家跨国唱片公司的高级职员。李瑶知道这家唱片公司,他们做的音乐很有水准。
林孟如称赞李瑶在教堂里弹的那支《离别曲》实在弹得太好了,然后,她问李瑶会不会有兴趣作曲。
李瑶现在跟妈妈住在一幢租来的小鲍寓里。爸爸留下来的郡间大屋已经卖掉了,用来还债。她正需要一份工作。
她用家里那台她8岁之前用的山叶钢琴写了两首歌。那天,她带着曲谱去找林孟如。林孟如刚好搬到新的办公大楼去。搬运工人在外面团团转,林孟如从一堆乱糟糟的东西里找出一部电子琴,横放在两排叠得高高的唱片上,跟着曲谱试着弹她写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