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4/4)

年,那白衣医者丰神俊朗,温雅如仙,她当时虽为人妇,亦不由神为之夺,更休论多少未嫁女芳心暗许,颠倒相思。

惊鸿一瞥,到如今,犹觉惊心。

因这一层关系,她将方才听到欧阳子夜是孤女而起的嫌弃之心尽去,顿生亲近之意,笑道:“元先生虽有回春妙手,终是男儿,再细心也难保周全,贤侄女既只随着他,难怪在一些礼法上有些疏失。”

嗄?

“不是老身倚老卖老,好说教,只是欧阳侄女,你虽行走江湖,终也要顾及女儿身份,处处留心,时时提防,尤其这男女大防,更该注意检点,以免落人口实,传出一些诟淬谣涿,有玷清誉。”

欧阳子夜诧然掩住香唇,免得无礼地“啊”出声来,一双清水妙目只望着突然间亲切得像要当她娘的唐夫人,却不明白她正唱的是哪出。

说实话,她与这些豪门贵妇交往甚少,并无多大了解。往常只是寻医问诊,才略有交涉,从未深交。而那些贵妇往往也自诩三从四德抱娴守静,对她这江湖女子亦难有好感。

可是这唐夫人,一口一个“贤侄女”完全以她的长辈自居,关系也套得太近乎了。

唐夫人哪知她心里这些“不三不四”的想头,只看到她无比柔顺地俯首听教,进一步发挥道:“尤其老身闻得侄女近来竟与一名男子单独同行,实在太欠思量。究竟女儿家本分,还应只在家中学些针黹纺织,在外抛头露面,终是不妥,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须媳妇替人看病抓葯博那些虚名,又或贴补家用的?你只安心在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业便是了。”

她有漏听了什么吗?还是居然年纪轻轻便患了重听的毛病了?为何唐夫人所说的话,她越听越糊涂?

欧阳子夜小心翼翼打断她,问得无比困惑:“夫人此话怎讲?”

她可没见到什么人来与她提亲纳采了,与唐公子更只有两面之缘,话都没说上两句,怎么倒有人已经一副准婆婆的姿势开始训儿媳了?

况且,她要不是不想令唐夫人下不了台,大可顶她一句“若非奴家‘抛头露面’的‘不妥,行径,令郎此刻都不知已游到地府第几层了”她四下行医,更不是为了博取虚名,贴补家用。

类似的谤言她听过不止一次,从未放在心上,且心性素来平和,不欲与人争执,只当耳旁风,不予理睬就是了。

唐夫人理所当然地道:“你既然救了明儿,明儿又对你十分中意,说不得,我们夫妻俩自然要接纳你这媳妇了。况且你既是云先生的弟子,门第勉强也说得过去,无人敢看轻你的,放心吧。”

至于欧阳子夜会不愿意嫁给她儿子…说实话,这个问题她想都没想过。

他们“飞龙堡”虽非金堂玉马人家,在武林中却也是首屈一指的名门世家。何况明儿英俊倜傥,不知有多少江湖女子挤破了头想嫁他,如此优越的条件,哪个女子不是趋之若骛。现在她肯承认欧阳子夜,她应受宠若惊才是。

欧阳子夜倒真是受宠若“惊”只不过不是“惊喜”而是“惊吓”正瞪着唐夫人无言以对时,这美妇起身,拉着傅婧,携了她的手,将她两人的手叠到一起,向她笑道:“只一事须先跟你说明,婧儿原就许了明儿了,虽不曾点破过,然我和她母亲皆已意许,原只想等婧儿及笄,就娶她过门,不想明儿却对贤侄女十分钟情,道是非你不娶。婧儿对贤侄女也是十分景仰,直说若是贤侄女,她甘愿居小,绝无怨言。我看贤侄女也不是那等善嫉妒泼之人,从此后和睦友爱,只以姐妹相称吧。”

原来那傅婧之所以不坐下,是因为自觉身为侧室,不敢放肆自专之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