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来,吃粥。”
“我没生病,不要人家为我准备。”
“这粥我熬的。”
“啊?”坐在池边发呆的于阳,抬起头,讶异地看着那端着碗的人。
“刚刚进灶房让大娘教我的,肉片加青菜熬米一刻钟,虽然不难,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将碗端到她面前。“你帮我看看哪里要改进。”
瞪住那碗里白玉镶翠的颜色,一股清新的米香同时钻进她酸涩的鼻间,一整天未沾食物的嘴,也因而生津。
“吃一口看看,不好的话,我下次改进。”笑道。
还有下次?他这次动锅杓就要让她掉了下巴了,她从没见过男人进灶房的!咽咽口水,端住碗,舀了一匙粥,送进嘴里,合着。
“怎么样?好不好吃?这回让你笑不打紧,人人都有第一次。如同我,第一次骑马,第一次上学堂,第一次离家,第一次谈生意,难免不适应;如同你,第一次进灶房动锅杓,第一次将菜烧坏,第一次到远方,第一次没爷在身边…这都没关系,因为人人都有第”次。”一个月下来,能找的能问的,都问过找过了,虽然寻人的布告依然贴在城墙上,而也让人回苏州找过,但于三泰这个人似乎只存在于阳的心里,对其他人,包括苏州耆长府上的人来说,根本就像不曾出现过似的,顶多只瞧过她自言自语。
不过说也奇怪,人找不到,那跟着于阳多年的灶君牌位和灶王书,居然也一并失踪?
另外,在临行时留书给于阳的谈初音亦遍寻不着,顶多只从谈家问得,她于今已从佛修行,云游四海去了。
“粥…很好吃。”躺上舌,米粒旋即化去,仅留下香甜,满足了她的味觉,她不自觉一口一口将粥喝至碗见了底。以前造菜,总要试尝,十几年下来,浓的淡的甜的咸都不足为奇,可这粥却让她忍不住想再尝一碗,因为那里面有满满的关怀与情感。那让她不禁眼眶红。“滋…吃完了,还有吗?我还要!”
吸了鼻,且偷偷眨去眼里的湿意,递出碗。曾几何时,她不再看过翟天虹板着脸,他微微扬起嘴唇的样子,现在已经变成她每天一定要看的。
“有,还有很多,一定让你吃到吃不下为止。”接过碗,人往旁边让了点,让她瞧瞧那一群跟着他来的人。
“于阳,我照你的方法炒了肉丝韭黄,你帮我看看对不对?”小厨娘手里端了个盘,那韭黄在阳光下闪着宜人的色泽。
“姑娘,你也帮我看看这道活烹鲤做得对是不对?哇啊!别跳呀!把了油的再回池里也不会变成活的呀!躺好躺好!”作势按住那仅有嘴和尾动着的鱼烹调。
“呵呵,会跳就不对劲了,大娘确定肉熟了?”厨娘要活宝,于阳不禁被逗笑了。那是一个多月下来,她第一次展笑颜。
“当然熟了,我夹一口让你尝尝,如果成功,我回去也要造给我那口子和笨儿子瞧瞧,让他们知道老娘我也不是只会把屎把尿的。”
说罢,所有人均笑开。而正当数人讨论那道奇异的活烹鲤之际,一道吆喝由清至近传来。
“让让!让让!重死我了,挡我者死!快闪,”到了于阳面前,老厨娘已气喘如牛,她将手上端着的沉重物往她面前一呈。“娃儿,你也帮我瞧瞧。为了这个,我也学你三天三夜不睡,一会儿处理好还要给老爷送去的。”
自从灶王宴尝了于阳的百道菜之后,她家老爷挑食的病竟不葯而愈,现在只梦灶房出什么,他就吃什么;而也才短短几天,本来骨瘦如柴的人,居然足足胖了一大圈。而且也可能是因为吃了喜欢的菜,开心了,现在他的脾气也不再似以前那么刁难了。
看着那蒸笼里还冒着烟的猪头,于阳想笑也笑不出来了。“嬷嬷,您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