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6/6)

必会因康大人的提醒而安排她嫁与别人之事。

与其嫁人,倒不如入宫当一辈子受冷落的秀女。只不过后宫的争权夺利,很难有一片清静地供她清修阅读,而且一入后宫深似海,永生封闭在一小方天地,不见天日,又是多么吓人的事。

嫁人与入宫,都为她所敬谢不敏。

她知道自己的思想不容于当今社会,在自我的世界中有这种想法尚可,但步出了闺阁,便不能不去理会大环境对女人的批判,以及世俗加诸于女人的桎梏,也不能不去体念父兄的难处。一个超龄未嫁的女儿,对他们面子上而言,也是难堪吧?何况他们根深柢固地认为女人只有嫁人才会快乐,那么她的未嫁,在他们眼中必是万般不幸了。

不是说她对婚姻本身没有任何憧憬,而是她不愿为一个婚姻去改变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懒”吧,她没有太多精神去全心全意服侍一个男人。

大戴《礼记》本命篇有云,妇有七去:不孝顺父母、无子、婬、妒、有恶疾、多言、窃盗…犯了以上七出之条,丈夫可以毫不客气将这名女子丢出家门;这七出之条,是多么笼统,又多么轻易就能够定下的罪呀!

立足点就不公平的婚契,要叫女人如何安心去托付自己?不能生育,休掉!懊婬,休掉!忌妒,休掉!生重病,休掉!抱怨多些,休掉!

引申得更透彻一些。女人是娶来生子用的,没生下一儿半女,留着何用!喜欢与丈夫亲近、夜夜翻红狼便是好婬,会亏空丈夫身子,休掉最好,然后再去娶新妇!丈夫要纳妾,妻子不能反对,反对就是忌妒,休掉最好!包别说生病了,不能操持家务的女人形同废物,当然要早早休掉,省得赔上一具棺木钱!

唉…听闻制礼作乐者是周公姬旦先生,是个男人,莫怪礼制之初,事事以男人便利为先了。后来又加上班昭夫人的《女诫》、长孙皇后的《女则》来警剔女人守分自律,女人更是大气也难喘一声了。

这样的愤世嫉俗是很糟糕的吧?柳寄悠坐在竹椅上浅笑。反过来说,男人赚钱养家、保疆卫土、流血流汗,她们这些女人不事生产,除了生子之外,当真看来没什么用处哩!如果今天她亦是扶持柳家生计的人,自是可以大声说话,将男人臭骂了个灰头土脸;可惜她不是,所以种种反判的思想,只能放在心中流转,不能诉诸于言语了。

只是…嫁人?她仍是抗拒。

那个“害”她令人问津的皇上,到底说来也是个“恩人”呢!没想到年轻俊逸得那般,也算得上英雄年少。即位三年,政治一片清明,以他二十当年岁,确是了不得的成就。

依她猜测…而她的猜测极少有机会出错…上个月在洛阳见到的那三名男子,其中有一名必定是当今圣上,而且就是话说得最多的那一个。

能让禁军统领燕奔大人寸步不离护卫着的人,除了皇上,不作第二人想,更何况那名“江大人。”就是当今圣上最为信任的太监江喜公公,除了皇上,还会有其他人担得起吗?

这两个人除了服侍圣上,是不会服侍别人的。恐怕连皇太后也得不到这么周到的服侍吧?

这么俊美的男人,又集天下权势于一身,莫怪会眼高于顶,让天下佳丽依附芳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他有绝对的资格去坐拥美人、享尽埃,只是会爱上他的女人,就势必要含泪过一生呀!

幸好,她永远不会被看上、永远不会被宠幸,自然,也就不会有机会去领受心碎的滋味。

这是幸运。别人永不会理解。

如果情势由不得她说要与不要,她就只能顺着父兄的意思进宫去蛰伏一阵子了。何妨?就去吧,总有应对的法子让自己免于嫁人的命运。

皇宫内院虽是一只金丝樊笼,去逛上一周也不错,开开眼界以长见识。

迸人有云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