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不是这样表现的…”是爸爸的声音“贝多芬的创作背景是古典时期,音乐的效果注重平稳,你的表现失去平稳的味道…”
“谁说的?”妈妈连忙跳出来“贝多芬的作品特色是疯狂、充满震撼力,以热情奔放的手法表现最适切。”
然后习惯以刚劲手法表现的妈妈,就会和讲究轻柔平衡的爸爸吵起来,而她则是以自己的风格继续练着。月光奏鸣曲是她老练不好的一首曲子。
“从坟墓中升起的声音…”爸爸说着乐曲解说家所说的形容词“水烟,你想想,从死沉的坟墓中升起优美的声音,从这么悲凉的地方所升起的,会是什么声音…这个曲子的强弱,你要记情楚,它代表感情的起伏,以平静、平稳的曲调,去诠释曲子中波涛汹涌的感情…”
“水烟,别管那么多,”妈妈老是和爸爸唱反调“把你自己融入钢琴中;融入贝多芬的世界,和钢琴一起舞动,与贝多芬同进退就够了…”
爸妈总是为她表现乐曲的方式吵闹不休,但她特爱看他们吵架,因为他们总不会真吵,而且吵完后两人的感情都会变得更好。
“水烟,注意移调的时机…”
“水烟,记住手指的感觉…”
“水烟…”
水烟弹奏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她的手指记得这个曲子,她的心记得父母的叮咛,而她与钢琴沉缅在往事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一首从坟墓升起的曲子…极度悲哀的奏鸣曲…
月光下弹琴的仙子!
人杰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景象——月光洒在钢琴上,洒在水烟的身上,她的长发在月光中飘扬,她的全身沐浴在月光中,闪闪发亮。
她的手在琴键上忘情的飞舞,仿若调皮的精灵。只是…为何弹出的,竟是如此悲哀的曲调?
人杰很快便感动于从她指缝流泄的情感,如悲如泣如哀如诉,让人毫无招架之力的被震撼、被感动。人杰动情地望着她的背影良久,看她一再地重覆同样的曲目上次比一次悲伤,一次比一次惹人心怜,仿佛要弹到天荒地老,要弹到生命的尽头,要弹到她的生命枯竭…
这种绝望的体会令人杰猛然一惊。不,他不会让水烟的生命枯竭,他还要疼她、爱她、惜她,绝不会让她那样绝望地老死…
“水烟…”他呼唤她,但她听若未闻。“水烟…”她仍然没有反应,仿佛执意不回头。
曲子仍然如泉水般地流泄着,同样的浸淫在月光下,同样的悲哀。
“水烟?”楼下的人也听到琴声而上来了“她的钢琴弹得这么好?”大伙儿讶然地喷喷称奇。
“水烟,你干脆加人我们乐团好了。”有不少人想上去和水烟攀谈,毕竟能把贝多芬的曲子弹得这么好的人并不多。
“不要吵她。”人杰拦住他们。他知道音乐的魔力,它可以让人废寝忘食,完完全全醉心于另一个世界,他不要别人打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