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琐事需要适应,慢慢来啦。”
“周先生,有一件事想请教。”
“尽管说好了。”
“老房子里有无别人住过?”
“没有哇,”直是我们两老。”
遥香问:“请再想*想。”
“啊,”周老先生似有记忆“有一阵子,我出差到美国,房子出租过一年。”
遥香一震“是吗,租给谁?”
“的是七十年代中期,哈哈哈,陈小姐,那时你还未出世。”
这香也笑“我七四年出生。”
“让我想一想,不错,是七五年,我与妻子到加州暂住,把公寓租给一位远房亲戚,讲明为期一年。”
“他们姓什么?”
“年代久远,我忘记了,好家姓陆。”
“还有联络吗?”
“听说住了半年就搬走,只记得租金却付十足,陈小姐,为何对旧事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老房子的历史。”
“我好似还有陆君的电话,找一找,覆你。”
“多多打扰了。”
周老先生大概在退休后没什么可做,真的替遥香翻出资料来。
他电传给遥香:“租客姓陆,名启东,是名生意人,偕妻女来租屋,我们没有孩子,当年见到那粉雕玉琢的小女婴,艳羡不已,黯然神伤。”
遥香微笑,那名女婴,早已大学毕业了。
唉,似水流年。
“房子收回后再也没有与那位陆先生接触,听说他已往南洋发展。”
遥香问周老先生:“记得那陆太太的容貌吗?”
周老先生立刻答:“十分秀丽,令人眼前一亮,不过,今日年纪也不小了。”
这香知道她脑海中对这位陆太太有印象。
就是她。
遥香不能解释,但,她知道那是她。
周老先生留下一个电话号码。
那一晚,女子哭泣的声音又隐隐传来。
遥香醒来,走到客厅,独坐沉思。
她想同那位陆太太说:“有什么好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天无绝人之路,站起来,别蹲在门角,勇敢一点!”
第二天,她开始追查陆氏夫妇下落。
那个电话有人来接听。
“我们是基督教灵粮堂。”
沧海桑田,面目全非。
遥香又再追问周老先生。
老人家说:“我也在查访他呢。”
“有什么结果?”
“你听了不要难过。”
“不会,你请说。”
“几番打听,知道陆氏夫妇早已分手。”
遥香冲口而出“我知道。”
“你怎么会知道?”
“啊,我有第六感。”
“陆太太早逝,约十年前已经故世,陆先生此刻在吉隆坡开一片小小印刷厂。”
遥香呆呆地站着,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会如此失落伤心。
她缓缓落下泪来。
周老先生说:“叫你不要伤心。”
“她有没有站起来?”
“谁?”老人家莫名其妙“谁站起谁坐下?”
“那位陆太太,分手后有无振作?”
“我不清楚。”
这香用手背抹去眼泪“那小女孩呢?”
老先生蓦然想起来“对,我竟不知那女婴下落如何。”
“是否跟她父亲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