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这座“大型蚁巢”日军一个残兵联队不足一千步兵(非战斗人员不计数),却将拥有野战炮群以及英空军助战的两万中国远征军挡在关前整整三个月零五天,最后攻破阵地时,中**队竟伤亡了将近八千人,中日两军的伤亡比例竟
达1:8!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8个月后,那个在蔓延千里的长城防线上,刘狼就要用工事之利,让目空一切的日军尽鲜血。
防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杀灭敌人,学会构建工事,是所有独立团士兵要学的第一科目。而这第一步,就要从建设自己的基地开始。
历史上的滇缅大反攻中,曾经有过一场对于日军来说堪称经典,但对于中**队来说却堪称惨烈的要攻防战,那就是——松山战役!
而建这个要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学习的一个过程。独立团全
人等,自他以下,无论是正式编制序列士兵,还是预备役补充团,全
都要参与修建要
工事半年。最好的学习都应来于实践,七十年后的职业教育很好的总结了太祖那句名言:实践
真知。
之所以会说给詹成芳这个外人听,那是刘狼相信,聪明的人都会选择成为自己人,不聪明的,以后都不用再费神思考这些烦恼了。至少在军事层面上,刘狼不需要一个外人的存在。
此外,刘狼还有一个想法,战争之始,日寇势大,拥有的飞机重炮乃是数百万**节节败退的主因,这也是刘狼无法改变的一个死结。其实,于防御的**早期所造之防御工事过于想当然太过呆板也是**在战争前期损失
大的一个主因,这却是能加以改
减少伤亡率的。
?整个要状如隐藏地下的大型蚁巢,地下
通网络四通八达,通电、通风以及供
等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表面阵地全
以钢板、原木、
泥、沙包反复加固,既便是挨上500磅的航弹或者150mm
径的重炮轰炸,也可安然无恙!
刘狼希望,在和拥有重炮的日军野战时,独立团所属,都能熟练的建好适合的野战工事,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虽然工程量浩大,但距离1937年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他还有足足五年的时间,五年的时间,差不多足够了。
既然日本人能,刘狼也能
,他要将此地建成一个比松山还要夸张的大型要
为他独立团的大本营,今后独立团无论是武
装备还是后备兵源,都可从此地补充。
? 1942年5月,日军56师团动用工兵联队外加征而来的1600余名民夫,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将松山以及附近小松山、
龙坡、黄土坡等六座小山的山腹几乎挖空,最终建成了一座以七个
母碉堡群为主
的大型要
。
抗外敌的记录,不过,其中最成功的却要数小日本。日本人在中国本土多居于攻态势,自然没必要用要
来防守,但在国外,二战后期的日本人可没少用这玩意儿来固守。
给独立团所在的几个层安排好这半月的军事训练计划,刘狼拒绝了他们派一个排随
保卫的建议,就带着陈运发和莫小猫两个,三人三
,踏上了去成都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