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曰”至“君
”
林放问礼之本。郑曰:“林放,鲁人。”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包曰:“易,和易也。言礼之本意,失于奢,不如俭;丧,失于和易,不如哀戚。”
[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疏]“夏”至“《诗》己矣”
○正义曰:此章言礼有君
之风也。“君
无所争”者,言君
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必也
乎”者,君
虽于他事无争,其或有争,必也于
礼乎!言于
而后有争也。“揖让而升,下而饮”者,
礼于堂,将
升堂,及
毕而下,胜饮不胜,其耦皆以礼相揖让也。“其争也君
”者,
者争中正鹄而已,不同小人厉
援臂,故曰“其争也君
”
○注“曰”至“止也”
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包曰:“诸夏,中国。亡,无也。”
○正义曰:云“于堂,升及下皆揖让而相饮”者,《仪礼·大
》云:“耦
,上
在左并行,当阶北面揖,及阶揖,升堂揖,皆当其
,北面揖,及
揖。
毕,北面揖,揖如升
。”是
时升降揖让也。《大
》又云:“饮
爵之时,胜者皆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皆袭,说决拾,却左手,右加弛弓于其上,遂以执弣,揖如始升
。及阶,胜者先升,升堂少右,不胜者
北面坐,取丰上之觯,立,卒觯,坐奠于丰下。兴揖,不胜者先降。”是饮
爵之时揖让升降也。
○正义曰:云:“多筭饮少筭”者,筭,筹也。《乡记》曰“箭筹八十,长尺有握,握素”是也。多筭谓胜者,少筭谓不胜者,胜饮不胜而相揖让,故曰君
之所争也。
○注“孔曰:言于而后有争”
○注“包曰:诸夏,中国”
[疏]“季氏”至“放乎”
○正义曰:此章明礼之本意也。“林放问礼之本”者,林放,鲁人也。问于夫,礼之本意如何?“
曰:大哉问”者,夫
将答礼本,先叹
之也。礼之末节,人尚不知,林放能问其本,其意非小,故曰“大哉问”也。“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者,此夫
所答礼本也。奢,汰侈也。俭,约省也。易,和易也。戚,哀戚也。与,犹等也。奢与俭、易与戚等,俱不合礼,但礼不
失于奢,宁失于俭;丧不
失于易,宁失于戚。言礼之本意,礼失于奢不如俭,丧失于和易不如哀戚。
仁,如乐何?”包曰:“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
曰:“君
无所争。必也
乎!孔曰:“言于
而后有争。”揖让而升,下而饮。王曰:“
于堂,升及下皆揖让而相饮。”其争也君
。”
曰:“多筭饮少筭,君
之所争。”
[疏]“曰”至“乐何”
○注“王曰”至“相饮”
○正义曰: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疏]“林放”至“宁戚”
○正义曰:此章讥季氏非礼祭泰山也。“季氏旅于泰山”者,旅,祭名也。礼,诸侯祭山川在其封内者。今陪臣祭泰山,非礼也。“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者,冉有,弟
冉求,时仕于季氏。救,犹止也。夫
见季氏非礼而祭泰山,故以言谓弟
冉有曰:“汝既臣于季氏,知其非礼,即合谏止。女岂不能谏止与?”与,语辞。“对曰:不能”者,言季氏僭滥,已不能谏止也。“
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者,孔
叹其失礼,故曰呜呼。曾之言则也。夫神不享非礼。林放尚知问礼,况泰山之神,岂反不如林放乎?而季氏
诬罔而祭之也?言泰山之神必不享季氏之祭。若其享之,则是不如林放也。
○正义曰:郑注《义》云:“饮
爵者亦揖让而升降。胜者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决拾,却左手,右加弛弓于其上而升饮。君
耻之,是以
则争中。”是于
而后有争。
○正义曰:云:“旅,祭名”者,《周礼·太宗伯职》云:“国有大故,明旅上帝及四望。”郑注云:“故,谓凶烖。旅,陈也,陈其祭事以祈焉,礼不如祀之备也。”故知“旅,祭名”也。云“礼,诸侯祭山川在其封内者“,《王制》云“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是也。云“今陪臣祭泰山,非礼也”者,陪,重也。诸侯既为天之臣,故谓诸侯之臣为陪臣。泰山在鲁封内,故鲁得祭之。今季氏亦祭,故云非礼。云“冉有,弟
冉求”者,《史记·弟
传》云:“冉求字
有,少孔
二十九岁。”郑玄曰:“鲁人。”
季氏旅于泰山。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曰:“旅,祭名也。礼,诸侯祭山川在其封内者。今陪臣祭泰山,非礼也。冉有,弟
冉求,时仕于季氏。救,犹止也。”对曰:“不能。”
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包曰:“神不享非礼。林放尚知问礼,泰山之神反不如林放邪?
诬而祭之。”
○正义曰:此及闵元年《左氏传》皆言诸夏。襄四年《左传》:“魏绛云:‘诸夷必叛。’”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
○正义曰:此章言礼乐资仁而行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者,如,奈也。言人而不仁,奈此礼乐何?谓必不能行礼乐也。
夏问曰:“‘巧笑倩兮,
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曰:“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上二句在《卫风·硕人》之二章,其下一句逸也。”
曰:“绘事后素。”郑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
,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
女虽有倩盼
质,亦须礼以成之。”曰:“礼后乎?”孔曰:“孔
言绘事后素,
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
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包曰:“予,我也。孔
言,
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
○注“曰多”至“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