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者必不惑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还逆礼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彰义揜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隐,哀也。景,武也。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僖。【考证】张文虎曰:刚克为僖,此有脱文。《逸周书》作“刚克为发,柔克为懿,履正为庄,有过为僖。”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乱而不损为灵。由义而济为景。馀皆象也。以其所为谥,象其事行。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秉,顺也。就,会也。錫,与也。典,常也。肆,放也。康,虚也。叡,圣也。惠,爱也。绥,安也。坚,长也。耆,彊也。考,成也。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速也。载,事也。弥,久也。
以前周书谥法,周代君王,就取作谥,故全写一篇,以传后学。【考证】张文虎曰:以前周书云云二十三字,各本连上大书,今依下文分野题例,别行细书。
列国分野【考证】张文虎曰:游本王本,并连谥法解后,无题目。
汉书地理志云。本秦京师为内史。颜师古云:京师,天子所居畿内也。秦并天下,改立郡县,而京畿所统,物特号内史,言其在内,以别于诸郡守也。《百官表》云: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左内史名冯翊,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治内史右地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也。
秦地。于天官,东进、舆鬼之分野。其界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柯、越巂、益州。
魏地。觜、觽、参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南有陈留及汝南之召陵、濦彊、亲汲、西华、长平、颍川之舞阳、郾陵、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卷,去权反。【考证】张文虎曰:依志,郾陵当作郾许傿陵。
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今之河南、洛阳、榖城、平阴、偃师、鞏、缑氏。
韩地。角、亢、氐之分野。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颍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颍阳、颍阴、长社、阳翟、郏。东接汝南、西接弘农,得新安、宜阳、郑,今河南之新郑,及成皋、荥阳,颍川之崇高、阳城。【考证】虎曰: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莫州乡。东有广平、钜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东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
菩地。尾、箕之分野,如公封于燕。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有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有新成、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乐狼、玄菟,亦宜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