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于海,登山,【集解】:徐广曰:“
,一作‘凡’。”骃案:地理志曰
山在郎邪硃虚县。【索隐】:注“
,一作‘凡’”凡音扶严反。【正义】:
音桓。括地志云:“
山即丹山,在青州临朐县界硃虚故县西北二十里,丹
焉。”
音纨。守节案:地志唯有凡山,盖凡山
山是一山耳。诸
字误,或“
”或“凡”也。汉书郊祀志云“禅
山”颜师古云“在硃虚”亦与括地志相合,明
山是也。及岱宗。【正义】:泰山,东岳也。在兗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也。西至于空桐,【集解】:应劭曰:“山名。”韦昭曰:“在陇右。”登
。索隐山名也。后汉王孟
,在陇西。一曰崆峒山之别名。【正义】:括地志云:“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抱朴
内篇云‘黄帝西见中黄
,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
受自然之经’,即此山。”括地志又云:“笄
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
县西百里,禹贡泾
所
。舆地志云或即
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
云广成
学
崆峒山,黄帝问
于广成
,盖在此。”案:二
崆峒皆云黄帝登之,未详孰是。南至于江,登熊、湘。【集解】:封禅书曰:“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地理志曰湘山在长沙益
县。【正义】: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十里,齐桓公登之以望江汉也。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
陵南十八里也。”北逐荤粥,【集解】:匈
传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索隐】:匈
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
。【正义】:荤音薰。粥音育。合符釜山,【索隐】:合诸侯符契圭瑞,而朝之于釜山,犹禹会诸侯于涂山然也。又案:郭
横
冥记称东方朔云“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山
瑞云,应王者之符命”如尧时有赤云之祥之类。盖黄帝黄云之瑞,故曰“合符应于釜山”也。正义括地志云:“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山上有舜庙。”而邑于涿鹿之阿。【正义】:广平曰阿。涿鹿,山名,已见上。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于山下平地。迁徙往来无常
,以师兵为营卫。【正义】: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若辕门即其遗象。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
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若周邵分陕也。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集解】:徐广曰:“多,一作‘朋’。”【索隐】:与音羊汝反。与犹许也。言万国和同,而鬼神山川封禅祭祀之事,自古以来帝皇之中,推许黄帝以为多。多犹大也。获宝鼎,迎日推筴。【集解】:晋灼曰:“策,数也,迎数之也。”瓚曰:“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索隐】:封禅书曰“黄帝得宝鼎神策”下云“于是推策迎日”则神策者,神蓍也。黄帝得蓍以推算历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也。【正义】:筴音策。迎,逆也。黄帝受神筴,命大挠造甲
,容成造历是也。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集解】:郑玄曰:“风后,黄帝三公也。”班固曰:“力牧,黄帝相也。”大鸿,见封禅书。【正义】:举,任用。四人皆帝臣也。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
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
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艺文志云:“风后兵法十三篇,图二卷,孤虚二十卷,力牧兵法十五篇。”郑玄云:“风后,黄帝之三公也。”案:黄帝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
上台,天老
中台,五圣
下台,谓之三公也。封禅书云“鬼臾区号大鸿,黄帝大臣也。死葬雍,故鸿冢是”艺文志云“鬼容区兵法三篇”也。以治民。顺天地之纪,【正义】:言黄帝顺天地
四时之纪也。幽明之占,【正义】:幽,
;明,
也。占,数也。言
五行,黄帝占数而知之。此文见大
礼。死生之说,【集解】:徐广曰:“一云‘幽明之数,合死生之说’。”【正义】:说谓仪制也。民之生死。此谓作仪制礼则之说。存亡之难。【索隐】:存亡犹安危也。易曰“危者安其位,亡者保其存”是也。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又上文有“死生之说”故此云“存亡之难”所以韩非著书有说林、说难也。【正义】:难音乃惮反。存亡犹生死也。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集解】:王肃曰:“时,是也。”【索隐】:为一句。【正义】:言顺四时之所宜而布
百穀草木也。淳化鸟兽蟲蛾,【索隐】:为一句。蛾音
绮反。一作“豸”言淳化广被及之。【正义】:蛾音鱼起反。又音豸,豸音直氏反。蚁,蚍蜉也。尔雅曰:“有足曰蟲,无足曰豸。”旁罗日月星辰
波【集解】:徐广曰:“一作‘沃’。”土石金玉,【索隐】:旁,非一方。罗,广布也。今案:大
礼作“历离”离即罗也。言帝德旁罗日月星辰
波,及至土石金玉。谓日月扬光,海
不波,山不藏珍,皆是帝德广被也。【正义】:旁罗犹遍布也。日月,
时节也。星,二十八宿也。辰,日月所会也。
波,澜漪也。言天不异灾,土无别害,
少波狼,山
珍宝。劳勤心力耳目,节用
火材
。【正义】:节,时节也。
,陂障决洩也。火,山野禁放也。材,木也。
,事也。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大
礼云“宰我问于孔
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
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
火材
,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索隐】:炎帝火,黄
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案:阪泉之野则平野之地也。三战,然后得其志。【正义】:谓黄帝克炎帝之后。蚩尤作,不用帝命。【正义】:言蚩尤不用黄帝之命也。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索隐】: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案:地理志上谷有涿鹿县,然则服虔云“在涿郡”者,误也。遂禽杀蚩尤。【集解】:皇览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
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
,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
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
异
,故别葬之。”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或曰,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因名其地曰“绝辔之野。”注“皇览”书名也。记先代冢墓之
,宜皇王之省览,故日皇览。是魏人王象、缪袭等所撰也。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
,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正义】:平服者即去之。披山通
,集解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诐,陂者旁其边之谓也。披语诚合今世,然古今不必同也。”索隐披音如字,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
也。徐广音诐,恐稍纡也。未尝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