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夏本纪第二(9/10)

:谓不用命之人,则亦以刑罚而从之。舜德大明。

于是夔行乐,【正义】:若今太常卿也。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集解】: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奏而致凤皇也。”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集解】:孔安国曰:“奉正天命以临民,惟在顺时,惟在慎微。”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集解】:孔安国曰:“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百官之业乃广。”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集解】:郑玄曰:“使群臣念帝之戒。”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集解】:孔安国曰:“率臣下为起治之事,当慎汝法度,敬其职。”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集解】:孔安国曰:“丛脞,细碎无大略也。君如此,则臣懈惰,万事堕废也。”帝拜曰:“然,往钦哉!”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集解】:徐广曰:“舜本纪云禹乃兴九韶之乐。”为山川神主。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集解】:刘熙曰:“若此,则舜格于文祖,三年之后,摄禹使得祭祀与?”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集解】:刘熙曰:“今颍川阳城是也。”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集解】:礼纬曰:“祖以吞薏苡生。”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正义】:帝王纪云:“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尧禅舜,命之作士。舜禅禹,禹即帝位,以咎陶最贤,荐之于天,将有禅之意。未及禅,会皋陶卒。”括地志云:“咎繇墓在寿州安丰县南一百三十里故六城东,东都陂内大冢也。”封皋陶之后于英、六,【集解】:徐广曰:“史记皆作‘英’字,而以英布是此苗裔。”【索隐】:地理志六安国六县,咎繇后偃姓所封国。英地阙,不知所在,以为黥布是其后也。【正义】:英盖蓼也。括地志云:“光州固始县,本春秋时蓼国。偃姓,皋陶之后也。左传云子燮灭蓼。太康地志云蓼国先在南阳故县,今豫州郾县界故胡城是,后徙于此。”括地志云:“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南一百三十二里。春秋文五年秋,楚成大心灭之。”或在许。【集解】:皇览曰:“皋陶冢在庐江六县。”【索隐】:许在颍川。【正义】:括地志云:“许故城在许州许昌县南三十里,本汉许县,故许国也。”而后举益,任之政。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集解】:皇甫谧曰:“年百岁也。”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集解】:孟子“阳”字作“阴”刘熙曰:“崈高之北。”【正义】:按:阴即阳城也。括地志云:“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又恐“箕”字误,本是“嵩”字,而字相似。其阳城县在嵩山南二十三里,则为嵩山之阳也。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集解】:地理志曰扶风鄠县是扈国。【索隐】:地理志曰扶风县鄠是扈国。正义括地志云:“雍州南鄠县本夏之扈国也。地理志云鄠县,古扈国,有户亭。训纂云户、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启伐之,大战于甘。【集解】:马融曰:“甘,有扈氏南郊地名。”【索隐】:夏启所伐,鄠南有甘亭。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集解】:孔安国曰:“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启曰:“嗟!六事之人,【集解】:孔安国曰:“各有军事,故曰六事。”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集解】:郑玄曰:“五行,四时盛德所行之政也。威侮,暴逆之。三正,天、地、人之正道。”天用剿绝其命。【集解】:孔安国曰:“剿,截也。”今予维共行天之罚。【集解】:孔安国曰:“共,奉也。”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集解】:郑玄曰:“左,车左。右,车右。”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集解】:孔安国曰:“御以正马为政也。三者有失,皆不奉我命也。”用命,赏于祖;【集解】:孔安国曰:“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即赏祖主前,示不专也。”不用命,僇于社,【集解】:孔安国曰:“又载社主,谓之社事。奔北,则僇之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也。”予则帑僇女。”【集解】:孔安国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耻累之。”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