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4章战术跟战略的较量(2/2)

看了松井石要求增兵的电报,石原莞尔大笔一挥就签了,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8师团、第101师团以及第114师团开始急动员,此外驻屯台湾的重藤支队、伪靖安第一旅以及伪李山旅、伪于芷山旅也开始集结待命。

石原莞尔对此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过多解释什么。

总而言之一句话,石原莞尔这么就是想把**主力诱歼在上海市郊,在歼灭了**主力之后,或打或谈,主动权就彻底cāo纵在日本zhèng fǔ手中了。

冯圣法环顾众人:“诸位以为呢?”

松井石顿了顿,接着说:“这个得分开来看,从战术层面看,步兵第44联队以优势兵力、优势装备向顾宅猛攻竟日,不得寸不说还伤亡了千余将士,可谓惨败,但从战略层面看,步兵第44联队的惨败却让罗店对面的支那军稳住了防线,尤为难得的是,步兵第44联队已经在顾宅拼尽了全力,并非佯败,这就很可能诱使支那zhèng fǔ战略误判,从而选择在上海市郊与帝国行战略决战。”

这个提质疑的级参谋并不知,石原莞尔之所以决定将援军分批投上海战场,就是想给国府层造成淞沪会战有可能打成僵持的假象,待国民zhèng fǔ往淞沪战场投所有的主力队之后,再投足够兵力给予致命打击。

和知鹰二羞愧得无地自容,其余的日军将领则纷纷

##########

“山室桑不必担心。”松井石摆了摆手,微笑“我已经给大本营去电,请求国内再向上海派谴五个常设师团,以彻底解歼灭支那zhèng fǔ军主力,迫使支那zhèng fǔ投降。”

##########

不过山室宗武还是有些担心地说:“大将阁下,引诱支那zhèng fǔ战略误判,将重兵投到淞沪战场上来与皇军行大决战,的确利于皇军发挥火力优势以及海空优势,不过仅凭借两个师团,兵力是不是太过单薄了?”

山室宗武的担心并非没有理,凭借绝对优势的火力以及海空优势,日军既便只有两个师团的兵力,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但要想彻底击败乃至全歼几十个中国锐师,两个师团的兵力就远远不够了。

何凌霄、吴继光等人都没有吭声,不过心里却多少看了徐十九一,这家伙虽然只是个保安队长,却还是有些战术光的,讲解起战术来也,当然了,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至于这个战术是不是真的有效,还得打了之后才知

徐十九:“这个就叫以攻代守。”

松井石迈着小短走到作战地图前,环顾众人:“诸位一定不解,为何步兵第44联队作战不力,我却反而要给予嘉奖?”

攻日守,与日军形成拉锯态势?”

当松井石憧憬着迅速结束淞沪会战,迫使国民zhèng fǔ向日本曲膝投降时,他的电报已经摆到了陆军本第1长石原莞尔的桌上。

然而,石原莞尔之所以得以跻战略大师行列,却是因为他从克劳维茨的《战争论》中演化而来的《最终战争论》,以及基于《最终战争论》而提的“满蒙生命线”概念,一理论一个概念,几乎成了当时日本的军事指导思想。

在场的日军级将领这才恍然大悟。

林炮台,日军第11师团司令

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岛民思想固,所以古往今来很少现战略家,既便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没有现几个像样的战略家,而石原莞尔跟冈村宁次无疑是其中的异类,这两个老鬼绝对算得上是日本历史上不世的战略大师。

导致东四省从国民zhèng fǔ分裂去的柳条湖事件就是石原莞尔一手策划的,后来在华北战场打神一样表现的坂垣征四郎当时是石原莞尔的上级,军衔也比石原要,可在柳条湖事件的策划中,坂垣却从至尾完全听从于石原莞尔。

不过,在石原莞尔签发的首批赴援名单上却只有第9、第13以及第101三个师团,有参谋本参不解,询问石原莞尔为什么不把正在动员的五个师团又三个旅一起投上海战场,而非要分批?添油战术不是兵家大忌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