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八章

原文

大dao废①,有仁义;智慧chu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luan,有忠臣。

译文

大dao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chu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tingchu现了纠纷,才能显示chu孝与慈;国家陷于混luan,才能见chu忠臣。

注释

1、大dao: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引语

本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内容,即指chu由于君上失德,大dao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zhongzhong现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ting纠纷、国家混luan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chu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luan,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这是说,社会对某zhong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zhong德行的缘故。

评析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社会上chu现的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君上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dao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看不chu来;也就有倡导仁义的必要。及至大dao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颓风,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chu:仁义与大dao废、大伪与智慧chu、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luan,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