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二章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十二章

原文

dao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万wu将自宾④。天地相合,以降甘lou,民莫之令而自均⑤。始制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⑦。譬dao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⑧。

译文

“dao”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dao”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yinyang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lou,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zhongguan理ti制,制定各zhong制度确定各zhong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dao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dao”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liu于它,使万wu自然宾服。

注释

1、无名、朴:这是指“dao”的特征。

2、小:用以形容“dao”是隐而不可见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4、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dao”

5、自均:自然均匀。

6、始制有名:万wu兴作,于是产生了各zhong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7、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8、犹川谷之于江海:之于,liu入;一说正文应为“dao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引语

这一章讲了“无名”、“有名”、“知止”“无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无”名、以“有”名的“无”和“有”的概念。“无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称之为“朴”所以,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侯王若能依照“dao”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朴”来形容“dao”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zhong原始质朴的“dao”向下落实使万wu兴作,于是各zhong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名”是人类社会引争端的重要gen源。

评析

任继愈认为“老子的哲学,无论在世界观方面或在辩证法方面,都ju有这zhong素朴的、直观的特点,老子的书中也是用直观来说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老子对世界的本原,说‘无以名之,字之曰dao,qiang名之曰‘大’,又把dao叫zuo‘朴’(通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有时把dao叫zuo‘无名’(一章“无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dao常无名”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dao隐无名”)。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dao,实在是混然一ti‘无’名或‘朴’。把老子的dao看zuo纯jing1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dao,《dao德经》里所讲的“dao”就是指wu质世界的实ti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dao”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说,老子的所谓“dao”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wu和现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dao”又是ju有最大共xing的“无名、朴”并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在整个“大、逝、远、反”的进程中,它的存在是ju有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以及动静、因果等等关系xing的辩证范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