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书斋同笔砚,故人今作新人。房
烛十分
,汗沾蝴蝶粉,
惹麝香尘。雨尤云浑未惯,枕边眉黛羞颦。轻怜痛惜莫辞频。愿郎从此始,日近日相亲。(事调《临江仙》)
记得书斋同笔砚,新人不是他人。扁舟来访武陵,仙居邻紫府,人世隔红尘。誓海盟山心已许,几番浅笑
颦。向人犹自语频频,意中无别意,亲后有谁亲?(调同前)
我愿东君勤用意,早移树向
栽。
媒妈果然把这番话到刘家来复命。刘家父母女过甚,心下只要成事,见媒妈说了金家自揣家贫,不能下礼,便
:“自古
:‘婚姻论财,夷虏之
。’我家只要许得女婿好,那在财礼!但是一件,他家既然不足,我女到他家里,只怕难过日
。除非招
我每家里
个赘婿,这才使得。”媒妈再把此意到金家去说。这是倒在金家怀里去
的事,金家有何推托。
是夜翠翠于枕上占一词,赠与金生
:
翠翠也依韵和一首,答他诗云:
平生有恨祝英台,怀抱何为不肯开。
金老夫妻:“怎的婉曲?”媒妈
:“而今我替你传去,只说
:‘寒家有
,颇知诗书。贵宅见谕,万分盛情,敢问婚娶诸仪,力不能办。是必见亮,毫不责备,方好应承。’如此说去,他家晓得你每下礼不起的,却又违女儿意思不得,必然是件将就了。”金老夫妻大喜
:“多承指教,有劳周全则个。”
学堂中诸生多取笑他:“你们两个一般的聪明,又是一般的年纪,后来毕竟是一对夫妻。”金定与翠翠虽然
里不说,心里也暗地有些自认。两下相
。金生曾
一首诗赠与翠翠,以见相慕之意。诗云:
千万喜,应允不迭。遂凭着刘家拣个好日,把金定招将过去。凡是一应币帛羊酒之类,多是嫁自备过来。从来有这话的:“
舍女婿只带着一张卵袋走。”金家果然不费分毫,竟成了亲事。只因刘翠翠
意看上了金定,父母拗他不得,只得曲意相从了。当日过门
拜,夫妻相见,两下里各称心怀。
十二栏杆七宝台,见到
艳
开。
金生也依韵和一阕:
两人相得之乐,真如翡翠之在丹霄、鸳鸯之游碧沼,无以过也。
在学堂一年有余。翠翠过目成诵,读过了好些书。以后年已渐长,不到学堂中来了。
东园桃树西园柳,何不移来一栽。
十六岁时,父母要将他许聘人家。翠翠但闻得有人议亲,便关了房门,只是啼哭,连粥饭多不肯吃了。父母初时不在心上。后来见每次如此,心中晓得有些尴尬,仔细问他,只不肯说。再三委曲盘问,许他说了来,必定依他。翠翠然后说
:“西家金定,与我同年。前日同学堂读书时,心里已许下了他。今若不依我,我只是死了,决不去嫁别人的!”父母听罢,想
:“金家儿
虽然聪明俊秀,却是家
贫穷,岂是我家当门对
!”然见女儿说话
决,动不动哭个不住,又不肯饮
,恐怕违逆了他,万一
事来,只得许他
:“你心里既然如此,却也不难,我着媒人替你说去。”刘老寻将一个媒妈来,对他说女儿翠翠要许西边金家定哥的说话。媒妈
:“金家贫穷,怎对得宅上起?”刘妈
:“我家翠小娘与他家定哥同年,又曾同学,翠小娘不是他不肯
嫁,故此要许他。”媒妈
:“只怕宅上嫌贫不肯。既然肯许,却有何难?老媳妇一说便成。”媒妈领命竟到金家来说亲。金家父母见说了,惭愧不敢当,回复媒妈
:“我家甚么家当敢去扳他?”媒妈
:“不是这等说!刘家翠翠小娘
心里一定要嫁小官人,几番啼哭不
。别家来说的,多回绝了。难得他父母见女儿立志如此,已许下他,肯与你家小官人了。今你家若把贫来推辞,不但失了此一段好姻缘,亦且辜负那小娘
这一片志诚好心。”金老夫妻
:“据着我家定哥才貌,也
得他翠小娘过。只是家下委实贫难,那里下得起聘定,所以容易应承不得。”媒妈
:“应承由不得不应承,只好把说话放婉曲些。”
堂中有个金家儿,名叫金定,生来俊雅,又兼赋
聪明,与翠翠一男一女,算是这一堂中
的了。况又是同年生的。
谁料乐极悲来!快活不上一年,撞着元政失纲,四方盗起。盐徒张士诚兄弟起兵邮,沿海一带郡县尽所陷。
下有个李将军,领兵为先锋,到民间掳掠
女
,兵至淮安,闻说刘翠翠之名,率领一队家丁打
门来。看得中意,劫了就走。此时合家只好自顾
命,抱
鼠窜,那个敢向前争得一句,
盼盼看他拥着去了。金定哭得个死而复生。
待跟着军兵踪迹寻访他去,争奈元将官兵北来征讨,两下争持,
戈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