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回朱文正南昌固守(2/2)

却说太祖闻南昌被围,因还金陵,集诸将商议说:“我今救江西,犹恐吕珍、张虬、左君弼,袭我之后;又闻张士诚起兵二十万,侵犯常州四郡,汤和等与战,又不见胜。似此二路兵来,如何设法应敌?”众将都说:“江西离此尚远,今苏湖一带地方,民众饶,宜先攻打,待士诚平复,尽力去攻友谅,庶金陵无肘腋之患。”惟刘基说:“士诚自守弹,今虽侵犯东南,有李丞相、汤鼎臣、耿文炳等,连兵拒守,包得不妨。若吕珍、张虬、左君弼等,乘虚袭后,可留一条,领兵五万,驻于淮西,则三贼亦不足惧。惟友谅居上,且名号不正,宜先剿灭陈氏,后除士诚,如矣。”太祖想了一回,说:“陈友谅剽轻而志骄,专好生事;张士诚狡懦而小,便无远图;若先攻士诚,友谅必空国袭我金陵了。”攻取自有先后,军师所见极是。因令常遇、李文忠,发兵十万,再起淮西军十万,同救江西,攻取友谅。刻日从渚渡大江,逆而西。

太祖大悦,说:“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颉颃。学问之博,王祎不如宋濂;才思之宏,宋濂不如王祎,各成其妙。”两人俱赐帛五匹。说话之间,却报前路人已抵鄱,早有探报于陈友谅得知。友谅便宣张定边,及帐内多官计议迎敌。张定边沉思半响,便上前奏:“臣已有计在此。”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秋天晚,孤鸿落照斜。

却说张明潜夜驾小船,越关,晓夜兼行了九日,方抵渚渡登岸。又经四个日,到得庐州,见太祖,上表求救,太祖说:“这贼乘虚取我江西,大为可恨。”因问:“兵势若何?”明答说:“彼兵虽多,然闻死者亦不少,此时江日涸,贼之战舰,皆不利用;况师久乏粮,大兵一至,必可破矣。”太祖因嘱咐明先回,说:“但守一月,吾当取之。”明辞了帐,还至湖,恰被友谅巡兵捉住,送到友谅帐前,明略无惧。陈友谅便说:“你招得文正来降,必有重用。”明暗想:“若不假从,必至误了军国大事,不如顺应承,且到城下,再。”便应:“这个尽使得。”友谅大喜,就封明为亲军万侯之职。明拜谢,便说:“待我去招他来降。”走至城边,大叫说:“前蒙元帅命末将到庐州上表,主公吩咐:‘元帅谨守城池,目下便统大兵自来。’不期回至湖,为汉兵所获。友谅要我招元帅来降,我特佯诈脱,来见元帅,告知此情。我今必然死于贼人之手,望元帅尽忠报国,与主公平定天下!”言讫下,撞阶而死。友谅大怒,说:“吾被这厮所诱了。”命左右枭明首极,悬于南昌城外示众,不题。

太祖看毕赞:“直写秋江景,极佳,极妙!”宋濂亦赋诗一首

飘白絮,枫叶落红英。霜凋枝,又青又赤映清波;滴残荷,半白半黄浮面。渔舟横,商韵彻青霄,画舫轻摇,网珠罗碧。又若万寒云,归鸦飞落晚州前;一团练雪,野鹭低栖平渚上。岸畔黄,树红叶火龙鳞。

此时正是至正二十三年癸卯,秋七月中旬。太祖乘龙舟中,有王祎,宋濂、常遇、李文忠等在侧,太祖叹说:“秋江目,忽起壮怀,卿等可作一词,以记秋江之景。”王祎援笔而就,大祖取来一看,只见写

失声,即棺椁殡殓。益加小心守。

一航风棹稳,迅速到天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