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之便用别话岔开,又谈起那换帖的事。我便追问下去,要问那烧了帖之后便怎样。继之
:“这一个被他烧了帖
,也连忙赶回去,要拿他那一份帖
也来烧了。谁知找了半天,只找不着,早就不知那里去了。你
这可没了法了罢,谁知他却异想天开,另外
一张纸烧了,却又拿纸包起,叫人送去还他。”我笑
:“法
倒也想得好。只是和人家换了帖,却把人家的帖
丢了,就可见得不是诚心相好的了。”继之
:“丢了算甚么!你还不看见那些新翰林呢,
京之后,到一
打一
把势,就到一
换一
帖,他要存起来,等到衣锦还乡的时候,还要另外雇人抬帖
呢。”我
:“难
随
丢了?”继之
:“岂敢!我也不懂那些人骗不怕的,得那些新翰林同他
了
,说了句话,便以为荣幸的了不得。求着他一副对
,一把扇
,那就视同拱
,也不
他的字好歹。这个风气,广东人最利害。那班洋行买办,他们向来都是羡慕外国人的,无论甚么,都说是外国人好,甚至于外国人放个
也是香的。说起中国来,是没有一样好的,甚至连孔夫
也是个迂儒。他也懂得八
不是枪炮,不能仗着他
国的,却不知怎么,见了这班新翰林,又那样崇敬起来,转弯托人去认识他,送钱把他用,请他吃,请他喝,设法同他换帖,不过为的是求他写两个字。”我
:“求他写字,何必要换帖呢?”继之
:“换了帖,他写起上下款来,便是如兄如弟的称呼,好夸耀于人呢。最奇怪的:这班买办平日都是一钱如命的,有甚么穷亲戚、穷朋友投靠了他,承他的情,荐在本行
西崽,赚得几块钱一个月,临了在他帐房里吃顿饭,他还要
月算饭钱呢。到见了那班新翰林,他就一百二百的滥送。有一位广东翰林,叫
吴日升,路过上海时,住了几个月,他走了之后,打扫的人在他床底下扫
来两大箩帖
。后来一个姓蔡的,也在上海住了几时,临走的时候,多少把兄把弟都送他到船上。他却把一个箱
扔到黄浦江里去,对众人说:‘这箱
里都是诸君的帖,我带了回去没
放,不如扔了的
净。’
得那一班把兄把弟,一齐扫兴而去。然而过得三年,新翰林又
产了,又到上海来了,他们把前事却又忘了。你
奇怪不奇怪!”
我:“原来
了翰林可以打一个大把势,无怪那些人下死劲的去用功了。可惜我不是广东人,我若是广东人,我一定用功去
个翰林,打个把势。”继之笑
:“不是广东人何尝不能打把势。还有一
靠着翰林,周游各省去打把势的呢。我还告诉你一个笑话:有一个广东姓梁的翰林,那时还是何小宋
闽浙总督,姓梁的是何小宋的晚辈亲戚,他仗着这个靠山,就跑到福州去打把势。他是制台的亲戚,自然大家都送钱给他了。有一位福建粮
姓谢,便送了他十两银
。谁知他老先生嫌少了,当时虽受了下来,他却换了一个封筒的签
,写了‘代茶’两个字,旁边注上一行小字,写的是:‘翰林院编修梁某,借粮
库内赢余代赏。’叫人送给粮
衙门门房。门房接着了,不敢隐瞒,便拿上去回了那位谢观察。那位谢观察笑了一笑,收了回来,便传伺候,即刻去见制台,把这封
银
请制台看了,还请制台的示,应
也没了,不必说,是那底下人撇了他,把东西拐走了。到了此时,他却又回去不得,没了主意,便到
里去死了。你令伯直到第二日天亮,才知
丢了人,查
东西,却也失了不少,连忙着人四
找寻。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认尸的招帖,已经贴遍了城厢内外,令伯叫人去看看,果然是那位姨娘。既然认了,又不能不要,只得买了一
簿棺,把他殓了。令伯母的病,本来已渐有起
,
了这件事,他一气一个死,说这些当小老婆的,没有一个好货。那时不是还有一个姨娘么?那姨娘听了这话,便回嘴说:‘别人
了坏事,偷了东西,太太犯不着连我也骂在里面!’这里
不知又闹了个怎么样的天翻地复,那姨娘便吃生鸦片烟死了。夫妻两个,又大闹起来。令伯又偏偏找了两件偷不尽的首饰,给那姨娘陪装了去。令伯母知
了,
要开棺取回,令伯急急的叫人抬了
去。夫妻两个,整整的闹了三四天,令伯母便倒了下来。这回的死,竟是气死的!”我听了心中暗暗惭愧,自己家中
了这
丑事,叫人家拿着当新闻去传说,岂不是个笑话!因此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