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姊姊的婆婆,有报仇没有?”姊姊
:“我的婆婆,我起先当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到这里来,见了
娘,恰是一对。自从我寡了,他天天总对我哭两三次,却并不是哭儿
,哭的是我,只说怪贤德的媳妇,年纪又轻,怎么就叫他
了寡妇。其实我这么个人,少
过
就了不得了,哪里
称到‘贤德’两个字!若是那个报仇的婆婆,一个寡媳妇,哪里肯放他常回娘家,还跟着你跑几千里路呢,不
留在家里,
一个
气的家伙么!”我
:“这报仇之说,不独是女
,男
也是这样。我听见大哥说,凡是
官的,上衙门碰了上司钉
,回家去却骂底下人
气呢。”姊姊
:“我这个不过是通论,大约是这样的居多罢了
姊姊:“我也曾细细的考究过来,不懂
理,固然不错,然而还是第二层,还有第一层的讲究在里
。大抵家
不睦,总是婆媳不睦居多。今天三位老人家都是明白的,我才敢说这句话:人家听说婆媳不睦,总要派媳妇的不是。据我看来,媳妇不是的固然也有,然而总是婆婆不是的居多。大抵那个
婆婆的,年轻时也
过媳妇来,
媳妇的时候,不免受了他婆婆的气,骂他不敢回
,打他不敢回手。捱了若
年,他婆婆死了,才敢把腰伸一伸。等到自己的儿
大了,娶了媳妇,他就想这是我
之日了,把自己从前所受的,一一拿
来向媳妇
上施展。说起来,他还说是应该如此的,我当日也曾受过婆婆气来。你想叫那媳妇怎样受?哪里还讲甚么和气?他那媳妇呢,将来有了
婆婆的一天,也是如此。所以天下的家
,永远不会和睦的了。除非把女
叫来,一齐都读起书来,大家都明了理,这才有得可望呢。我常说过一句笑话:凡婆媳不睦的,不必说是不睦,只当他是报仇,不过报非其人,受在上代,报在下代罢了。”
引得我们大家也笑笑。我见你向来都是沉默寡言的,难得今天这样,你只常常如此便好。”继之夫人:“这个只可偶一为之,代老人家解个闷儿;若常常如此,不怕失了规矩么!”老太太
:“哦!原来你为了这个。你须知我最恨的是规矩。一家人只要大节目上不错就是了,余下来便要大家说说笑笑,才是天
之乐呢。
立起规矩来,拘束得父
不成父
,婆媳不成婆媳,明明是自己一家人,却闹得同极生的生客一般,还有甚么乐
?你公公在时,也是这个脾气。继之小的时候,他从来不肯抱一抱。问他时,他说《礼经》上说的:‘君
抱孙不抱
。’我便驳他:‘莫说是几千年前古人说的话,就是当今皇帝降的圣旨,他说了这句话,我也要驳他。他这个明明是教人父
生疏,照这样办起来,不要把父
的天
都汩灭了么!’这样说了,他才抱了两回。等得继之长到了十二三岁,他却又摆起老
的架
来了,见了他总是正颜厉
的。我同他本来在那里说着笑着的,儿
来了,他登时就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起来。同儿
说起活来,总是呼来喝去的,见一回教训一回。儿
见了他,就和一
木
似的,
着腰站着,除了一个‘是’字,没有回他老
的话。你想这
规矩怎么能受?后来也被我劝得他改了,一般的和儿
说说笑笑。”我
:“这个脾气,亏
娘有本事劝得过来。”老太太
:“他的理没有我长,他就不得不改。他每每说为人
者,要
笑承
。我只问他:‘你见了儿
,便摆
那副阎王老
的面目来;他见了你,就同见了鬼一般,如何敢笑?他偶然笑了,你反骂他没规矩,那倒变了
笑逢怒了,那里是承
呢?古人斑衣戏彩,你想四个字当中,就着了一个戏字;倘照你的规矩,虽斑衣而不能戏,那只好穿了斑衣,直
的站着,一动也不许动,那不成了庙里的菩萨了么?’”说的众人都笑了。老太太又
:“男
们只要在那大
广众之中,不要越了规矩就是了。回到家来,仍然是这般,怎么叫
父
有恩呢,那父
的天
,不要叫这臭规矩磨灭尽了么?何况我们女
,婆媳、妯娌、姑嫂团在一
,第一件要
的是和气,其次就要大家取乐了。有了大事,当了生客,难
也叫你们这般么!”姊姊
:“
娘说的是和气,我看和气两个字最难得。这个肯和,那个不肯和,也是没法的事。所以家
之中,不能和气的十居八九。象我们这两家人家,真是十中无一二的呢。”老太太
:“那不和的,只是不懂
理之过,能把
理解说给他听了,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