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庚,命戊戌年八月举行繙译乡试,次年三月举行会试。丙午,命明亮军机
行走,伍弥泰迁西安将军,博成署绥远城将军。戊申,以雅朗阿为绥远城将军。甲寅,蠲山东德州等三十州县卫所本年被灾额赋。丙辰,缅目得鲁蕴请送还内地官人,准其
贡。谕令
京乞恩。戊午,上幸瀛台。库车阿奇木伯克、哈萨克使人,及四川明正土司等瞻觐,各赐冠服有差。
二月丁酉朔,上诣安佑行告哀礼。上居无逸斋苫次。己亥,上还居圆明园。庚
,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
前供奠。诸王大臣请间一二日行礼,不允。甲辰,谕二十七月内停止元旦朝贺。其百日后,寻常御殿视朝,届日请旨。乙巳,定百日内与二十七月内御用服
及臣下服
制。甲寅,
晋会同阿扬阿赴安徽查案,杨魁兼署两江总督。蠲安徽宿州等八州县、凤
等三卫四十一年
灾额赋。丁巳,上诣九经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
前行月祭礼。以颜希
为湖南巡抚。
冬十月戊戌,尚书果毅继勇公丰升额卒,调英廉为
尚书,仍兼
刑
,命德福为刑
尚书。乙巳,诏陕西民屯租粮草束届
免钱粮之年,一
蠲免。庚申,设密云副都统一,驻防兵二千。辛酉,命袁守侗赴浙江查审归安县知县刘均被控案。命侍郎周煌、阿扬阿赴四川查审大足县知县赵宪
被控案。
十一月丙寅,广德斩。戊辰,海成以纵庇王锡侯褫职,以郝硕为江西巡抚,国泰为山东巡抚。壬申,刑
尚书余文仪乞休,允之。甲戌,调袁守侗为刑
尚书,梁国治为
尚书。乙酉,蠲甘肃宁夏等七?县本年被灾额赋。
三月甲,上诣西陵。戊辰,上谒泰陵、泰东陵。己巳,上亲祭泰东陵。乙亥,上阅健锐营兵。己丑,以李湖为湖南巡抚。
六月乙卯,以吉林将军富椿调杭州将军,命福康安代之。己未,上诣黑龙潭祈雨。
三月辛未,左都御史素尔讷、大理寺卿尹嘉铨休致。壬申,以萨载赴京,命德保兼署江南河总督。戊寅,以迈拉逊为左都御史。壬午,上大行皇太后尊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戊
,以恆山保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
四十二年正月戊辰朔,蠲甘肃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民欠银八十四万两有奇。丙
,上御阅武楼阅兵,命诸王、大臣、外籓蒙古及回
、库车、哈萨克使臣、金川土司等从观。辛巳,以皇太后不豫,诣长
仙馆问安,奉皇太后幸同乐园,侍晚饍。自是每日诣长
仙馆请安。乙酉,以图思德奏缅番内附,命阿桂往云南筹办。调李侍尧为云贵总督,以杨景素为两度总督,郝硕为山东巡抚,图思德回贵州巡抚,裴宗锡回云南巡抚。己丑,宥熊学鹏罪,苏尔德、广德论斩。庚寅,皇太后崩,奉安于慈宁
正殿,上以
清斋为倚庐,颁大行皇太后遗诏。谕穿孝百日,王大臣官员等二十七日除服。辛卯,尊大行皇太后谥号为孝圣宪皇后,推恩普免钱粮一次。壬辰,定二十七日内郊庙社稷遣官致祭用乐之制。乙未,尊大行皇太后陵曰泰东陵。丙申,移大行皇太后梓
于申昜
园,奉安于九经三事殿。上居圆明园。
夏四月辛卯,以河南旱,命减开封等五府军以下罪。壬寅,命先免河南四十五年田赋。癸卯,肃亲王蕴著卒。乙巳,上诣黑龙潭祈雨。辛亥,命减河南军
以下罪。乙卯,赐
衢亨
夏四月戊戌,以缅番投诚反覆,召阿桂回京,留缅目所遣孟幹等。戊申,上诣九经三事殿孝圣宪皇后梓前行祖奠礼。己酉,孝圣宪皇后发引,上送往泰东陵,免经过州县本年额赋十分之七。癸丑,上谒泰陵。是日,孝圣宪皇后梓
至泰东陵,奉安于隆恩殿。丙辰,上诣泰东陵孝圣宪皇后梓
前行百日祭礼。丁巳,大学士舒赫德卒。戊午,命永贵署大学士兼吏
尚书。辛酉,蠲安徽宿州等八州县、长河等三卫四十一年
灾额赋。壬戌,命福隆安兼署吏
尚书。甲
,上还京师。
八月庚,免乌鲁木齐各州县
民额粮十分之三。庚申,命侍郎金简赴吉林,会同福康安查办事件。
二月丁酉,朝鲜、琉球贡。己酉,以特成额为礼
尚书。调绰克托为吏
尚书,富勒浑为工
尚书。特成额迁成都将军,以锺音为礼
尚书。调杨景素为闽浙总督,桂林为两广总督,李质颖护之。戊午,以諴亲王弘申昜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四十三年正月壬戌朔,免朝贺。癸亥,以郑大
为河南巡抚。辛未,追复睿亲王封爵及豫亲王多铎、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讬原爵,并
享太庙。己卯,上谒西陵,免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癸未,上谒泰陵、泰东陵。甲申,上谒泰东陵行期年礼。
九月丙,上谒泰陵、泰东陵。壬午,上还京师。
十二月丁酉,蠲甘肃皋兰等十七州县四十一年被灾额赋。癸丑,赈甘肃皋兰等三十二?州县被旱灾民。
五月乙丑朔,孝圣宪皇后神牌升祔太庙。翌日,颁诏覃恩有差。戊辰,上临舒赫德丧次赐奠。壬申,蠲直隶清苑等十州县逋赋。戊寅,以普蠲全国钱粮,免福建台湾府属官庄租息十分之三。甲申,兰镇总兵满斗于东陵掘墙通路,论斩。丁亥,命阿桂为武英殿大学士,兼
吏
事,英廉协办大学士。命尚书果毅继勇公丰升额之父阿里衮原袭果毅公爵号,亦加“继勇”二字。调永贵为吏
尚书,以富勒浑为礼
尚书,三宝为湖广总督,王亶望为浙江巡抚。蠲顺天直隶大兴等三十三?州县被灾额赋。
秋七月,蠲甘肃皋兰等二十九?州县四十一年被灾额赋。丙戌,命甘肃应徵各属番粮草束免十分之三。暹罗目郑昭
贡,送所获缅番,谕杨景素以请封檄谕之。
臣如杨涟等,即有一二语伤,亦止须酌改,实不忍并从焚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