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新宁。上龙土司府西百八十里。明,龙州地。雍正三年析置。西北:武德山。北:古甑山,古甑泉出焉,南流经司署,西入龙州。龙江自龙州入司南,东北至三江口会明江。屈东南流,合逻水,入崇善。多烈水自太平入司东北,亦东南入崇善,注逻水。
上思直隶?要。隶左江道。提标上思营驻防。明,上思州,属南宁府。顺治初,因明旧。光绪十三年,改属太平府。十八年,升为直隶?,以南宁府属之迁隆土司隶之。东北距省治千二百八十里。广百二十五里,袤七十三里。北极高二十二度十一分。京师偏西八度十三分。领土司一。?北:望州山。西南:营盘山。十万大山环列?东、南、西三面,延袤百馀里,接广东钦州讫越南禄州界,游匪出没所也。沿山有八隘。明江出?西南十万山中,东北流六十馀里,屈西北,经治南,又西南,平弄隘、平寨隘二水合会迁隆峒、板蒙隘水北流注之,西北入迁隆。迁隆峒土司?西七十里。明土巡检司,属上思州。顺治初因之,与上思并属南宁府。光绪十八年来属。北:分界岭。东南:那马。明江自?入,西北迳城东,屈西南入土思州。
镇安府难。隶左江道。明洪武二年为府。顺治初,为土府,隶思恩府。康熙二年,改设流官通判。雍正七年,升为府,隶右江道,以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隶之,归顺州改流来属。十年,思恩府属之奉议土州,改设流官州判,又南宁府属之下雷土州并来属。改隶左江道。乾隆三年,置天保县为府治。三十一年,置小镇安?。光绪元年,升奉议为州。十二年,升归顺州为直隶州,改小镇安?为镇边县,并下雷土州往属之。东北距省治千六百八十五里。广百三十里,袤百六十里。北极高二十三度十九分。京师偏西九度四十三分。领州一,县一,土州三。天保难。倚。明,镇安府地。乾隆三年置。北:天保山,东北:扶苏山。西:鉴山。归顺江一曰浤渰江,自归顺入县西,伏流,至鉴山前复出,东流经治南,右受驮命江,天保泉自北来注,又东,左受咘来河,右受归顺之武平河,东北入奉议。镇安协右营分防汛驻城。奉议州冲。府东北二百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改卫,寻复为州,直隶布政司。嘉靖中,改属思恩府。顺治初为土州。雍正十年改掌印州判来属。光绪元年升为州。东北:狮子山。东南:三齐山。西:大小莲花山,有莲花关。右江自百色南流入州,西北折东,经治北。又东北,?寅桑河自百色来,隆溪自恩隆来,南流注之。东南流,右受归顺江,左界恩隆入上林。镇安协左营分防汛驻城。西南:古眉墟汛。东南:作登墟巡司。向武土州府东南百六十里。明初属田州府,寻废。建文中复置,直隶布政司。顺治初,隶思恩府。雍正七年来属。东南:天台。东北:向阳山,山上有关。西北:上旱山,下有上旱溪,出天保山中,东北流,入奉议。枯榕江一曰大乃溪,出上映州山中,东北曲流合劳溪,经州署西北,又东北入上林。有镇安协右营分防汛。都康土州府东南百九十里。明初没于夷僚,建文初复置,直隶布政司。康熙三年,改隶思恩府。雍正七年来属。东:崇山。北:映秀。南:翠屏山。通利江自上映州入,东流,经州署南,左受岜营水,入龙英。上映土州府东南百八十五里。明初废为峒。万历中复置,隶思恩府。顺治初因之。雍正七年来属。南:锦屏山。西:嵚岫山。西南:八字咅。通利江上源为秀泉,出州西北山中,东南流,经州署南,至仙桥入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