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以(明抄本“以”作“似”)不自己;化被万
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称其名;位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
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有客徐甲,少赁于老
,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万钱。甲见老
关游(明抄本“游”作“远”)行,速索偿不可得,乃倩人作辞,诣关令,以言老
。而为作辞者,亦不知甲已随老
二百余年矣,唯计甲所应得直之多,许以女嫁甲。甲见女
,尤喜,遂通辞于尹喜。得辞大惊,乃见老
。
老问甲曰:“汝久应死,吾昔赁汝,为官卑家贫,无有使役,故以《太玄清生符》与汝,所以至今日。汝何以言吾?吾语汝到安息国,固当以黄金计直还汝,汝何以不能忍?”
老问孔
曰:“亦得
乎?”
尹喜行其,亦得仙。汉窦太后信老
之言,孝文帝及外戚诸窦,皆不得不读,读之皆大得其益。故文景之世,天下谧然,而窦氏三世保其荣
。
老曰:“使
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其君;使
而可
人,则人莫不
之其亲矣;使
可告人,则人莫不告之兄弟矣;使
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其
矣;然而不可者,无他也,中无主而
不可居也。”
孔曰:“丘治诗、书、礼、乐、易、
秋,诵先王之
,明周、召之迹,以
七十余君而不见用,甚矣人之难说也。”
喜又请教诫,老语之五千言,喜退而书之,名曰《
德经》焉。
木公
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之元气,百
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
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官,
亿万计。各有所职,皆禀其命,而朝奉翼卫。故男女得
者,名籍所隶焉。昔汉初,小儿于
歌曰:“着青裙,
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识,唯张
房知之。乃再拜之曰:“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盖言世人登仙,皆揖金母而拜木公焉。”或云,居东极大荒(“荒”原作“芦”,据明抄本改。)中,有山焉,以青玉为室,
广数里。僚荐真仙时往谒,九灵金母(“母”原作“丹”,据本书卷六十三骊山姥条改)一岁再游其
,共校定男女真仙阶品功行,以升降之,总其行籍,而上奏元始,中开玉晨,以禀命于老君也。天地劫历,
代谢,由运兴废,
九百六,举善黜恶,靡不由之。或与一玉女,更投壶焉。每投,一投十(说郛七引“十”作“千”
孔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
老将去而西
关,以升昆仑。关令尹喜占风气,逆知当有神人来过,乃扫
四十里。见老
而知是也。老
在中国,都未有所授,知喜命应得
,乃停关中。
孔归,三日不谈。
贡怪而问之。孔
曰:“吾见人之用意如飞鸟者,吾饰意以为弓弩
之,未尝不及而加之也;人之用意如糜鹿者,吾饰意以为走狗而逐之,未尝不衔而顿之也;人之用意如渊鱼者,吾饰意以为钩缗而投之,未尝不钓而制之也。至于龙,乘云气,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见老
,其犹龙乎,使吾
张而不能翕,
而不能缩,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
见于老
,老
告之曰:“虎豹之文,猿猱之捷,所以致
也。”
老曰:“夫六艺,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陈哉。今
所修者,皆因陈迹也。迹者履之
,而迹岂异哉?”
乃使甲张向地,其太玄真符立
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喜知老
神人,能复使甲生,乃为甲叩
请命,乞为老
钱还之。老
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并执弟
之礼,
以长生之事授喜。
太太傅疏广父
,
达其意,知功成
退之意,同日弃官而归,散金布惠,保其清贵。及诸隐士,其遵老
之术者,皆外损荣华,内养生寿,无有颠沛于险世。其洪源长
所
,洋洋如此,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
为宗也。(
《神仙传》)
莫大焉。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
修
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明抄本“羊”作“
”)乎?夫
乃
人之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