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谓夫人曰:“卿之为戒,言甚急切,更使未解之人,畏于志意。”
夫人曰:“若其志,将以
投饿虎,忘躯破灭,蹈火履
,固于一志,必无忧也;若其志
,则心凝真
。嫌惑之徒,不畏急言,急言之发,
成其志耳。阿母既有念,必当赐以尸解之方耳。”王母曰:“此
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遂
毁其正志,当疑天下必无仙人。是故我发阆
,暂舍尘浊,既
其仙志,又
令向化不惑也。今日相见,令人念之。至于尸解下方,吾甚不惜。后三年,吾必
赐以成丹半剂,石象散一
,与之则彻不得复停。当今匈
未弥,边陲有事,何必令其仓卒舍天下之尊,而便
林岫?但当问笃向之志,必卒何如。(如字原缺,据明抄本、许本、黄本补)其回改,吾方数来。”
夫人谓帝曰:“汝好乎?闻数招方术,祭山岳,祠灵神,祷河川,亦为勤矣。勤而不获,实有由也。汝胎
暴,胎
,胎
奢,胎
酷,胎
贼,五者恒舍于荣卫之中,五脏之内,虽获良针,固难愈也。暴则使气奔而攻神,是故神扰而气竭;
则使
漏而魄疲,是故
竭而魂消;奢则使真离而魄秽,是故命逝而灵失;酷则使丧仁而自攻,是故失仁而
;贼则使心斗而
,是故内战而外绝。此五事者,皆是截
之刀锯,刳命之斧斤矣,虽复志好长生,不能遣兹五难,亦何为损
而自劳乎。然由是得此小益,以自知往尔。若从今己,舍尔五
,反诸柔善,明务察下,慈务矜冤,惠务济贫,赈务施劳,念务存孤,惜务及
,恒为
德。救济死厄,旦夕孜孜。不
,于是闭诸
。养汝神,放诸奢,从至俭,勤斋戒,节饮
,绝五谷,去膻腥,鸣天鼓,饮玉桨,
华池,叩金梁。
而行之,当有异耳。今阿母迁天尊之重,下降于蟪蛄之窟。(明抄本、陈校本“窟”作“
屈”二字“
”属上为句“屈”属下为句)霄虚之灵,而诣狐鸟之俎,且阿母至诚,妙唱玄音,验其敬勖节度,明修所奉。比及百年,阿母必能致汝于玄都之墟,迎汝于昆阆之中,位以仙官,游于十方。信吾言矣,
励之哉;若不能尔,无所言矣。”
夫人设厨,厨亦珍,与王母所设者相似。王母敕帝曰:“此真元之母,尊贵之神,汝当起拜。帝拜问寒温,还坐。
帝下席跪谢曰:“臣受凶顽,生长
浊,面墙不启,无由开达。然贪生畏死,奉灵敬神。今日受教,此乃天也。彻戢圣命以为
范,是小丑之臣,当获生活,唯垂哀护,愿赐上元。”(明抄本,陈校本“愿赐上元”作“赐其元元”)
帝跪曰:“彻书之金简,以模(模原作莫。据明抄本、陈校本改,黄本作佩。)之焉”
王母曰:“昔上皇清虚元年,三天太上君,下观六合,瞻河海之长短,察丘山之
卑,立天
而安于地理,植五岳而拟诸镇辅,贵昆陵以舍灵仙,尊蓬丘以馆真人,安
神于极
之源,栖太帝于扶桑之墟。于是方丈之阜,为理命之室,沧狼海岛,养九老之堂。祖瀛玄炎,长元
(
下原有光字,据明抄本、陈校本删)生。凤麟聚窟,各为洲名,并在沧
大海玄津之中。
则碧黑俱
,波则震
群
。诸仙玉女,聚居沧溟,其名难测,其实分明。乃因山源之规矩,睹河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
陇长,周旋逶迤,形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实之号。书形秘于玄台,而
为灵真之信,诸仙佩之,皆如传章;
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群灵,尊奉亲近。汝虽不正,然数访仙泽,扣求不忘于
。欣
有心,今以相
夫人年可二十余,天姿耀,灵眸绝朗,服青霜之袍,云彩
,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作三角髻,余发散垂至腰,
九云夜光之冠,曳六
火玉之珮,垂凤文林华之绶,腰
黄挥
之剑。上殿向王母拜,王母坐而止之,呼同坐,北向。
王母曰:“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明抄本万作方)玉女名箓者也。”
王母因拊帝背曰:“汝用上元夫人至言,必得长生,可不勖勉耶?”
帝见侍女下殿,俄失所在。须臾郭侍女返,上元夫人又遣一侍女答问云:“阿环再拜。上问起居,远隔绛河,扰以官事,遂替颜。‘近五千年,仰恋光
,情系无违。密香至,奉信承降尊于刘彻
。闻命之际,登当命驾,先被太帝君敕,使诣玄洲,校定天元。正尔暂住,如是当还,还便束带,愿暂少留’。”
俄而夫人至,亦闻云中箫鼓之声。既至,从官文武千余人,并是女,年皆十八九许,形容明逸,多服青衣,光彩耀目,真灵官也。
帝又见王母巾笈中有一卷书,盛以紫锦之。帝问:“此书是仙灵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否?”
实为臭浊,然时复可游望,以写细念。庸(明抄本、陈校本庸作客)主对坐,悒悒不乐,夫人可暂来否?若能屈驾,当停相须。”
王母曰:“所谓有心哉。”
帝因问王母:“不审上元何真也?”
帝下地叩,固请不已。
夫人使帝还坐。
王母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图也,昨青城诸仙,就吾请求,今当过以付之。乃三天太上所
,文秘禁重,岂汝秽质所宜佩乎?今且与汝《灵光生经》,可以通神劝心也。”
夫人笑曰:“五浊之人,耽酒荣利,嗜味,固其常也。且彻以天
之贵,其
目者倍于凡焉,而复于华丽之墟,
嗜
之
,愿无为之事,良有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