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叶法善,
于符箓之术,上累拜为鸿胪卿,优礼特厚。法善居玄真观,常有朝客十余人诣之,解带淹留。满坐思酒,忽有人扣门,云,曲秀才。法善令人谓之曰:方有朝寮,无暇晤语,幸吾
异日见临也。语未毕,有一措大,傲睨直
。年二十许。
白可观。笑揖诸公,居于末席,抗声谭论,援引今古。一坐不测,众耸观之。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谓诸公曰:此
突
,词辨如此。岂非妖魅为眩惑乎?试与诸公取剑备之。曲生复至,扼腕抵掌,论难锋起,势不可当。法善密以小剑击之,随手丧元,坠于阶下,化为瓶盖。一坐惊慑惶遽,视其
所,乃盈瓶醲酝也,咸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抚其瓶曰:曲生曲生,风味不可忘也,(
《开天传信记》)
唐开元中,清江郡叟常牧于郡南田间。忽闻有异声自地中发,叟与牧童数辈,俱惊走辟易。自是叟病
且甚。仅旬余,病少愈。梦一丈夫,衣青襦,顾谓叟曰:迁我于开元观。叟惊而寤,然不知其旨。后数日,又适野,复闻之。即以其事白于郡守。封君怒曰:岂非昏而妄乎?叱遣之。是夕,叟又梦衣青襦者告曰:吾委迹于地下久矣,汝速
我,不然得疾。叟大惧。及晓,与其
偕往郡南,即凿其地。约丈余,得一钟,
青,乃向所梦丈夫
衣也。遂再白于郡守,郡守置于开元观。是日辰时,不击忽自鸣,声极震响。清江之人。俱异而惊叹。郡守因其事上闻,玄宗诏宰臣林甫写其钟样,告示天下。(
《宣室志》)
唐京兆韦训,暇日于其家学中读《金刚经》。忽见门外绯裙妇人,长三丈,逾墙而。遥捉(遥捉原作迳投,据明抄本改。)其家先生,为捽发曳下地。又以手捉训,训以手抱《金刚经》遮(遮原作遍,据明抄本改。)
,仓卒得免。先生被曳至一家,人随而呼之,乃免。(免原作得,据明抄本改。)其鬼走
大粪堆中。先生遍
已蓝靛
,
长尺余。家人扶至学中,久之方苏。率村人掘粪堆中,
数尺,乃得一绯裙白衫破帛新妇
。焚于五达衢,其怪遂绝焉。(
《广异记》)
柳崇
卢赞善家,有一瓷新妇。经数载,其妻戏谓曰:与君为妾。卢因尔惘惘。恒见一妇人,卧于帐中。积久,意是瓷人为祟,送往寺中供养。有童人,晓于殿中扫地,见一妇人。问其由来,云是卢赞善妾,为大妇所妬,送来在此。其后见卢家人至,因言见妾事。赞善穷
本末,所见服
,是瓷人。遂命击碎。心
有血,大如
。(
《广异记》)
,僧就视之,乃一初生儿,其襁裼甚新。僧惊异,遂袖之。将乞村人,行五六里,觉袖中轻。探之,乃一敝帚也。(
《酉
杂俎》)
韦训
南中有僧院,院内有九母象,装塑甚奇。尝有一行者,年少,给事诸僧。不数年,其人渐甚羸瘠,神思恍惚。诸僧颇怪之。有一僧,见此行者至夜
九
母堂寝宿,徐见一
妇人至,晚引同寝,已近一年矣。僧知塑象为怪,即坏之。自是不复更见,行者亦愈,即落发为沙门。(
《玉堂闲话》)
长安有一贫僧,衣甚褴褛。卖一小猿,会人言,可以驰使。虢国夫人闻之,遽命僧至宅。僧既至,夫人见之,问其由。僧曰:本住西蜀,居山二十余年。偶群猿过,遗下此小猿,怜悯收养,才半载以来,此小猿识人意,又会人言语,随指顾,无不应人使用。实不异一弟耳。僧今昨至城郭。资用颇乏。无计保借得此小猿,故鬻之于市。夫人曰:今与僧束帛,可留此猿,我当养之。僧乃
谢,留猿而去。其小猿旦夕在夫人左右,夫人甚
怜之。后半载,杨贵妃遗夫人芝草,夫人唤小猿令看玩。小猿对夫人面前倒地,化为一小儿,容貌端妍,年可十四五。夫人甚怪,呵而问之。小儿曰:我本姓袁。卖我僧昔在蜀山中。我偶随父
山采药,居林下三年,我父常以药苗啗我。忽一日,自不觉变
为猿。我父惧而弃我,所
曲秀才
清江郡叟
虢国夫人
南中行者
卢赞善
越州兵曹柳崇,忽疡生于,
不可忍。于是召术士夜观之,云:有一妇女绿裙,问之不应,在君窗下。急除之。崇访窗下,止见一瓷
女,极端正,绿瓷为饰。遂于铁臼捣碎而焚之,疮遂愈。(
《朝野佥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