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死了七天,家人把他入殓,将要放在棺材里时,竟然有一只脚缩回来。家里人都很害怕,不敢把他放入棺中。文若则活过来了。家里人和亲属们惊喜地问他怎么回事。文若说:开始时,有人领着他到阎王住的地方。阎王问他:你在活着的时候,做过什么好事?”文若回答阎王说常念《金刚般若经》。王感叹地说:“好哇,这是头等的好事。你虽然做了好事,且让你看看他们受罪的地方。”叫一个人领文若向北走十步,来到一个墙洞,叫文若进去。隔壁有人伸过手来,从墙洞中捉住文若的头拉他出去。极大痛苦,才过了墙外。看见一个很大的地狱,油锅开水等各种残酷的刑具,罪人受苦,不可一一述说。并且有很多的猪、羊、鸡、鸭等,争先恐后向文若讨命。文若说:“我没有吃你们,为什么相逼?”所有的畜生都说:“你以前在某个地方吃过我们,头脚四肢,处处分解,各个连吃带喝。为什么不敢承认?”文若一心念佛,深深地悔恨各种罪恶,不多说一句话。请求修行福份,回报恩德。所有的畜生各自散去。让人带文若退回到阎王的住处。阎王给他一碗钉,叫文若吃了它,并用五颗钉子钉文若的头和手脚,然后放他回去。文若得以苏醒。他说起这件事,然而却患了头痛和手脚痛的病。从这以后便做起好事,痛的程度逐渐差了。从此以后,精勤诵持《金钢般若经》,不敢浪费一寸光阴。看见的人不论道俗亲疏,都劝他们念经。后来因为公差,到了一个驿站上,暂时仰卧休息。这时梦见一个青衣女子。急忙前来讨命。文若惊醒,立即招呼驿站的长官问道:“你为我想杀生吗?”驿长回答说:“确实想为你杀一头小羊。”文若问:“这个羊是什么颜色的?”回答说:“是青色的雌羊。”文若告诉他说:“你赶快把羊放了,我给你钱。”把羊赎回放了,这都是由于《般若经》的威力。冥冥之中都能感应到。
孔恪
唐朝武德年间,遂州总管府记室参军孔恪,患暴病而死。一天后苏醒过来。自己说:被收审来到一官府的地方。问他为什么杀两头牛?恪说:“没杀。”官说:“你弟弟证明你杀了。为什么不承认。”因此,招呼孔恪的弟弟,已经死了多年了。来到后。看到带着枷锁刑具十分严酷。官问:“你所说的兄杀牛一事是真是假?”弟说:“兄以前奉命招安慰问那些贼寇,指使我杀牛宴请他们,确实是奉兄的命令,不是我自愿杀的。”恪说:“指使弟弟杀牛会请是事实,然而那是为了国家大事,我孔恪有什么罪过?”官说:“你杀牛会请贼寇,以招安有功。可以得到官府的奖尝。这是为自己的利益。为什么是为了国家的事呢?因此对恪弟说:“你为证实你兄,所以久留在这里。既然是你兄派你杀牛,你便无罪。故你随便去托生吧。”说完,弟忽然不见了,也竟然来不及再说什么。官又问恪:“为什么又杀两只鸭子?”恪说:“前任县令,杀鸭请客,难道是我的罪过吗?”官说:“客人自己有吃的东西,杀鸭子请他们,想得到他的赞誉,不是罪过是什么?”又问:“为什么杀鸡蛋六枚?”说:“我平生不吃鸡蛋。唯有回忆九岁的时候寒食节那天,母亲给我六个鸡蛋。因此煮着吃了。”官说:“难道你想把罪过推给母亲吗?”恪说:“不敢,只是证明其中的原因。”官说:“你杀死他们的性命,自己应该受到惩罚。说完,忽然有数十人来拉孔恪,让他出去。恪大声说:“官府也随意冤枉好人。”恪说:“生来所有罪过都不遗漏,生来做好事修福的,都不见有记载,这岂不是过分吗?”官问主司“恪有什么好事。为什么不给记录?”主司回答说:“好事都记录了,根据数量的多少。如果好事多罪过少,就先让他享受福份;罪过多好事少,就先让他受罪。然而孔恪好事少罪过多,所以没有考虑他的好处。”官大怒说:“虽然先受罪,但为什么不把好处告诉人家?”叫人鞭打主司一百下。很快地鞭打完,血流满地。随即宣读孔恪生来所做的好事,也没有遗漏的。官对恪说:你应当先受罪,我可以更改一下叫你回去七天,可以努力做好事。因此派人送他出去。于是苏醒了。恪把很多僧尼集在一起。进行忏悔。精心勤奋的做好事。自己说了这些事。到了第七天,家人与他诀别,一会生命结束。
霍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