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除
张导
石长和
丘友
襄李除,中时气死,其妇守尸。至夜三更,崛然起坐,搏妇臂上金钏甚剧,妇因助脱。既手执之,还死。妇伺察之。至晓,心中更
,渐渐得苏。既活云,吏将去,比伴甚多。见有行货得免者,乃许吏金钏,吏令还,故归取以与吏。吏得钏,便放令还。见吏取钏去,不知犹在妇衣内。妇不敢复著,依事呪埋。(
《续搜神记》)
赵石长和者,赵国邑人也。年十九,病月余卒。家贫,未及殡殓。经四日(“日”原作“月”,据明抄本改)而苏。说初死时,东南行,见二人治
,在长和前五十步。长和行有迟疾,二人亦随缓速,常五十步。而
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群足棘中,
伤裂,地皆
血。见长和独行平
,俱叹息曰:“佛
独行大
中。”前至瓦屋,御楼可数千间,屋甚
。上有一人,形面状大,著皂袍四
,临窗而坐。长和拜之,阁上人曰:“石君来耶,一别二千余年。”长和便若忆得此别时也。相识中有冯翊牧(“冯翊牧”原作“
放”,据《辩正论注》八引改)孟丞夫妻,先死已积岁。阁上人曰:“君识孟丞不?”长和答曰:“识。”阁上人曰:“孟丞生时不能
,今恒为我司扫除之役。孟妻
,居
甚乐。”举手指西南一房曰:“孟妻在此也。”孟妻开窗,见长和,厚相
问,遍访其家中大小安否。曰:“石君还时,可更见过,当因附书也。”俄见孟丞执帚提箕,自阁西来,亦问家消息。阁上人曰:“闻鱼龙超
(“
”原作“积”,据明抄本改)
,为信耳。何所修行?”长和曰:“不
鱼
,酒不经
庾申
人
层,取剑以。问之:“
何得也?”瑀曰:“得剑。”吏曰:“恨不得印,可以驱策百神。今得剑,唯使社公耳。”疾既愈,每行,即社公拜谒
下,瑀
恶之。(
《录异记》)
乌程丘友,尝病死,经一日活。云,将去上天,大廨舍。见一人著紫帻坐。或告友,尔祖丘孝伯也,今作主录。告人言友不应死,使人遣之,友得还去。
门,见其祖父母系一足,在门外树。后一月亡。(
《录异记》)
齐武帝建元元年,太左率张导字
贤。少读书,老饵术。每
不过二味,衣服不修装。既得疾,谓妻朱氏曰:“我死后。棺足周
。敛我服,但取今著者,慎勿改易。”及卒,
乾护
奉遗旨。朱氏曰:“汝父虽遗言如此,不忍依其言。”因别制四时服而敛焉。敛后一月日,家人忽闻棺中呼乾护之声,人皆一时惊惧。及至殡棺,见导开目,乃扶
于旧寝。翌日,坐责妻曰:“我平生素俭,奈何违言,易我故服。”谓
曰:“复敛我故服。”乾护乃取故衣敛之。敛后又曰:“但安棺中,后三日看之。若(“若”原作“当”,据明抄本改)俨然,即葬。如目开,必重生矣。”后三日,乾护等启棺,见
开,人皆惊喜,扶
遂生。谓
曰:“地府以我平生修善著德,放再生二十年。”导后位至建德令而卒。(
《穷神秘苑》)
桓玄时,大疫,有一人
死
,因得病亡。云,死时见人执录,将至天上。有一贵人问云:“此人何罪?”对曰:“此坐
疫死
。”贵人云:“今须
以转
,
以充百姓
,何故复杀之。”
(“
”原作“推”,据明抄本改。)令还。既更生,
说其事。于是
者,无复有患。(
《幽明录》)
颍川庾某,宋孝建中,遇疾亡,心下犹温,经宿未殡,忽然而寤。说初死,有两人黑衣来,收缚之,驱使前行。见一大城,门楼峻,防卫重复。将庾
厅前,同
者甚众。厅上一贵人南向坐,侍直数百,呼为府君。府君执笔,简阅到者。次至庾曰:“此人算尚未尽。”
遣之。一人阶上来,引庾
,至城门,语吏差人送之。门吏云:“须复白,然后得去。”门外一女
,年十五六,容
闲丽。曰:“庾君幸得归,而留停如此,是门司求
。”庾云:“向被录轻来,无所赍持。”女脱左臂三只金钏,投庾云:“并此与之。”庾问女何姓,云:“姓张,家在茅渚,昨霍
亡。”庾曰:“我临亡,遣赍(“赍”原作“斋”,据明抄本改)五千钱,拟市材。若更生,当送此钱相报。”女曰:“不忍见君艰厄,此我私
,不烦还家中也。瘐以(以“原”作“之”,据明抄本改)钏与吏,吏受,竟不复白,便差人送去。庾与女别,女长叹泣下。庾既恍惚苏。至茅渚寻求,果有张氏新亡少女云。(
《还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