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就睡着了。不一会儿,睡醒了。醒来后他忽然记起了在同德寺讲《法华经》一事,并且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于是他流着眼泪向僧人施礼问道:“震和尚如今在哪里?”僧人说:“钻研佛经没有达到顶峰,再度到蜀地做和尚。现在已经断了向上爬的尘缘了。”齐君房又问:“神上人现在何处”?僧人回答说:“以前的心愿未能了结,听说又做法师了。”“悟法师在哪里?”回答说:“难道不记得他在香山寺石像前玩笑间许下的志愿吗?假若不能达到了悟无上菩提的境界,就要成为有权势的将相,前不久听说他已经做了大将军了。当时我们五个云游僧人,唯独我得以解脱,也只有你还是个受冻挨饿的人哪。”齐君房流着泪说:“我四十多年来,每天只吃一餐饭,三十多年只有一件粗布衣服。人世间之俗事,早就想同他断绝牵涉。为什么总是不能功德圆满反而受难到现在呢”?僧人说:“过错是发生在你教弟子的讲堂之上,那里你大讲异端邪说,使弟子们产生疑惑,歪曲佛经真义,使禅味沾染了膻味。虽然你讲经声音浑厚响亮但始终不能修成正果。你身斜影歪,所以得到如今的报应。”齐君房又问:“如今我应该怎么办呢?”僧人说:“事到如今,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前世之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警戒。”说着伸手到口袋中拿出一面镜子,镜子的背和面都晶莹剔透。僧人对齐君房说:“要知道贫贱的差别,苦乐的短长,佛法的兴衰交替,我们教门的前途,可以看一看这面镜子。”齐君房拿过镜子仔细观看。过了很久道谢说:“报应的因果,荣枯的道理。我都知道了。”僧人将镜子收入口袋里走了。刚走出十多步远,便踪迹皆无。这天晚上,齐君房到灵隐寺,剪掉头发,受了戒,取法号为“镜空”大和元年,李玫在龙门天竺寺攻习学业,镜空从香山敬善寺来看望他。于是,对李玫讲了这段往事。并因此而又对李玫说:“我现在已经五十七岁了。做佛家弟子才十二年,拿钵讨吃日子还有许多年。等到了我弃世而去那天佛法会不会衰落呢?”李玫问什么缘故,镜空只是沉默而不答话。接着他叫人拿来笔砚,在茂经阁的北墙上题了几行字。题字为:兴盛只是一时的,只有衰落是永恒的啊,狡兔入罗网,恶犬遭牵拿。牛虎相斗损坏的是角和牙,宝檀到任何时候也不会泯灭其光华。
刘立
刘立是长葛县尉,他的妻子杨氏有一天突然对他说:“我把自己孱弱的身体寄托依附于您,十分感激你对我的厚爱。本以为可以夫妻和睦白头偕老。没想到很快我会舍弃你而离开人世。”说完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悲伤地无法控制自己。刘立说:“你平时一点病都没有,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杨氏说:“我这几天十分困乏,精神恍惚,自己觉得一定不会好了。我把小女儿美美托付给你。”接着又对刘立说:“等到美美长大成人后,希望你能留她二三年再嫁人。”当天晚上杨氏就死去了。十年以后,刘立不再做官,仍居住在长葛县。当时的郑师崔公是刘立的表丈人。有一天刘立去拜访他,崔公待他很好。考虑到他很贫穷,便让幕僚给各县写信,希望能接济他。有个县令,邀请刘立到城外去赏花。到了赏花那天,县令临时有事,不能一同前往,让刘立先走一步,到郊外赵长官的庄院。刘立走了二三里路,看见一个杏园,杏花开得正艳。园中有十多个女子正在赏花。刘立勒住马站在那里观看。其中有个女子,年纪大约十五六岁,走到墙边偷偷看着刘立。刘立又走了百十步,就到了赵长官的宅院。进院后,看见人们匆匆忙忙地跑来跑去。好象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主人赵长官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会客。赵长官告诉刘:“刚才女儿同家人一起赏花,忽然得了急病,因此未能及时出来迎接你。”刚坐了一会,有一个婢女同赵长官耳语几句,赵长官起身进入内室。这样出出进进来回几次。接着又听到赵长官不住的叹息,然后问刘立说:“你某年某月做过长葛县尉吗?”刘立说:“做过。”赵长官又问:“娶的是杨氏吗?”刘立说:“对。”赵长官又问:“你有个女儿叫美美,有个仆人叫秋笋吗?”刘立说:“是,今天给我牵马的就是那个仆人。”赵长官又感叹又惊讶。一会儿,有人唤秋笋进内宅。秋笋看见一个女子,大约十五六岁,眼中流着泪问她:“美美好吗?”秋笋回答说:“平安无事。”秋笋拜别出来,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刘立也对这事感到惊讶。轻声问赵长官:“我不记得过去同您相识,为什么对我的一切都很了解呢?”赵长官把实情告诉给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