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百九十三雷一(6/6)

震怒,击破了堰典家的房屋,他们夫妻及家人男女五六口全被劈死了。到天亮时,雨还未停,邻居见他家房倒屋塌,大火燃烧不止。便在火中搜寻,找到堰典和他妻子的尸体,都烧成了点燃的蜡烛状。邻居急忙跪礼求拜,祈求不要再烧他们,火才自己熄灭。堰典的肋上写着这样一行字:傻子想保妻子贞操的名声,拿全家人的性命作抵押。”他妻子的肋上写道:“与人通奸并偷东西。邻居报告到县里来验尸,弄得远近皆知。听说吴越一带被雷震死的人不少,还有牛、鳝鱼和树木等。被雷震死者的家属,听说此事后都到县里辩白。有的说:人若有过错,老天杀他是可以的;但牛和树木、鱼之类,难道也有罪恶而该杀么?另外,还有杀害君王、杀害父亲和无故杀人的,老天为什么不杀死他们呢?请给大概地讲讲这个道理。洞庭子说:当年夏帝武乙,因射天而被雷震死;晋代大臣王导,因卧在柏树上而躲避了灾祸,这些都记载于史书典籍中。至于牛鱼等,在水田里穿来穿去,践踏不已,伤害了禾苗啊。又有人说:水所损害的很小,为什么惩罚得这么重?回答说:五谷是百姓的命根子,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宝,因此上天要杀死它们,以此告诫人们。至于树木之类,龙藏身其中,天神既然要杀死龙,就必然损害树木呀。天之道深奥高远,教训下面的人,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有情理,不可以一概而论。你可曾听到过漳泉的故事吗?漳泉二州边界相连,县南面的龙溪,边界划分不清,自古以来争而不决。有一年,忽然一阵霹雳,将峭壁劈裂,上刻:“漳泉两州,分地太平。南安龙溪,山高气清。万里不惑,千秋作程。”这些文字现在还可以辩认。上天的意志,难道是可以疑惑的吗?而且《论语》中也说:“迅雷风烈必变。”还有《礼记》说:“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纵然在夜间也必须起来,和衣戴冠而坐。”又说:“反反复复的雷震,君子们应当感到震惊而不断地反省自己。”孔圣人是根据天意教诲我们的,难道是瞎说吗?现在之所以讲这些,说说而已;因为不这样,难道不是很悲哀的吗?何况杀害君王、父亲及无辜的人,有人间法律对他们进行惩治。我们怎么能够以个人的怀疑去指责疏而不漏的天网呢?

李师道

唐代元和年间,李师道占据青、齐二州,屯集了大批骁勇精锐的兵马,地广千里,蓄积金银数百万两,不向朝廷纳贡,也不进京朝见皇帝。宪宗皇帝派军队讨伐他,结果却打了败仗。而李师道从此越发骄横,甚至模仿皇宫正殿的样子建造宫殿,卜算吉日搬进去居住。当天傍晚,乌云骤起,天地昏暗,狂风霹雳撼天动地,结果把这座宫殿震塌了。不一会儿又燃起天火,燃得片瓦无存。青齐二州的百姓奔走相告说:“臣子背叛君主,自然要遭此灾祸;现在天已经怪罪下来,怎么能逃脱惩罚呢?”过了十多天,李师道真的被杀死了。

李鄘

唐代有个叫李鄘的人,是北都介休县的平民。一天他解送文书,夜里住在晋祠内。半夜,听见有人敲门说:“(我是介山使者),介休王要临时借用霹雳车,某天到介休来收麦子。”过了很久,有人回答说:“大王让我转告你,霹雳车现在正忙,不能借。”那人再三要借。于是,就见五六个人拿着蜡烛从庙后走出来,介山使者也骑着马自门而入。好多人共同抬着一件东西,象仪仗用的旗子,旗杆上环缀旗幡。他们将其交给骑马的那位使者,并说:“清点一下你就可以拿走。”使者数数这些旗幡,共十八面,每一面都闪闪发光,象放电一样。李把此事告诉了邻村百姓,让他们赶紧收麦,不久将有大风雨。人们都不相信,李鄘就独自收割。第二天,李鄘带领亲属站在高高的土山上,等待天色。到了中午,介山上出现了云气,象窑里冒出的烟,一会儿就布满了天空,随即大雨倾盆,风吼电闪,共损坏麦子一千多顷。不少村民认为李鄘是妖人,向官府告他。工部员外郎张周封亲自见到县官断这件案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