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百零四宝五杂(6/6)

雕刻了楼台亭阁,四面雕刻了十个道士。道士有的拿着香,有的捧着书简,循环不止。这叫“行道真人”那雕刻和绘画。连道士头上的玉簪和霞帔,都非常逼真。诚乃通体晶莹。

三宝村

扶风县的西南,有个村子叫三宝村。据老年人传说,建村的时候,有一个胡人和尚对村民说:“这地方有宝气,但是现在的人得不到它。它的出现将有一定的时机。”村人问道:“是什么宝?”胡僧说:“这是交趾的宝物,数量是三件。”因此,就以“三宝”为村名了。开成元年的春天,村中有人夜里做梦,梦见一个成年男子,头戴黑色头巾,身披大袖子衣裳,腰间佩一把宝剑,仪表很是古雅。他对村民说:“我曾经在东汉的时候做过官,光武皇帝时,和飞将军马公一起征讨交趾。那时候曾得到南方人的宝物。后来,马公遭到诽谤,认为他掠夺了许多南方的财物,全运回家中。光武皇帝大怒,要派人抄他的家。我怕祸及自己,就把自己得到的宝物埋到这里。”话还没说完,梦已经醒了。这人就把梦见的情形和邻居们讲了。这年五月的一个晚上,乌云遮月,天色灰暗,一个牧童望见西京原下,焕发出光芒,像当空一条白练垂挂在那里,久久不灭。牧童吃惊地告诉他的父亲,爷儿俩就跑去看,那光更亮。第二天晚上也这样。于是村里几个人凑到一起,趁夜去寻找那光。一看,那光是从地里发出的,像燃烧的柴火。人们便在这里竖了一个记号。到了天明,大家带着锹镐而来,从立有记号的地方往下挖,果然,挖了一丈多深,就挖出来三件宝贝。一是一只金龟,长二寸左右做法奇妙,从未见过;二是一把宝剑,长二尺四寸;三是一面古镜,直径一尺还多。三样东西都尘迹斑斑,陈旧不堪。村人们就带着这些东西来到县里。当时的县令沛国的刘随收到了这些东西。他把剑放到磨石上一磨,那剑立刻就呈现出水波一样的光色来,寒气逼人。它长二尺四寸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古人是以八寸为一尺,二尺四寸就是古代的三尺。那镜子花纹图案繁多,有异兽的图形环绕镜鼻。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磨光之后,同样洁如清水,果真是天下之奇宝。县令刘随说:“这些东西是古代珍玩,是应该入王府的,那样便可以与天球合璧生辉,在大学讲堂上照耀后人。于是就书写文书上报,要把宝物献给天子。当时陈君亦在岐陇任节度使,他得见几样宝物之后,特别喜欢。以后怎样,就无人知道了。

火玉

会昌元年,扶余国贡入三样宝物:一样叫“火玉”;一样叫“澄明酒”;还有一样是“风松石”火玉色红,长半寸,上尖下圆。发光能照出几十步远。把火玉积攒起来,可以烧开锅。放到屋里,冬天就不用往衣服里絮棉花了。宫里的人常用这种东西。也是方国所献,澄明酒,也是方国新献,紫色,膏状,喝起来让人感到骨头都有香味了。风松石方圆一丈,玉一样晶莹清澈。那上面有树。它的形状像一棵古松仰向天空,飒飒地凉风生于其间。到了盛夏,皇上就把它放到殿内,消暑纳凉。到了秋季,寒气一来,就让把它撤出去。

马脑柜

唐武宗喜好神仙之术,所以就建了望仙台。还修了隆真室。舂百宝为屑用来涂地,用瑶做柱子,用金子做拱门,用银子做门槛,用玉砌墙。莹光闪烁,百看不厌。屋里装有用玳瑁做的帐子,用火齐做的床。焚烧的是“龙光”香,饮用的是“无忧”酒。这些东西都是外国贡献来的。武宗常斋戒沐浴,召道士赵归真来探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道理。从此室内长出两棵灵芝来,全都像红玉一般。还赶上渤海国贡进马脑柜。这柜三尺正方,颜色很深,像茜色,做工之精巧无以伦比。皇上用这柜装神仙之书,放在床头,紫瑰盆,容量可达半斛,内外通体晶莹,纯紫色,厚有一寸,重量轻如鸿毛。皇上喜爱它的光洁,就把它放在仙室,用它和药吃。后来王才人扔玉环,将紫瑰盆打掉了半个豆粒那么大一块儿,皇上还喟叹惋惜了挺长时间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