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百零六草木一(4/5)

漆就像中国的漆树。那地方到了六月,就把黄漆树的树身割破,收取树汁,用它来漆器物。漆出来的器物像黄金那样,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木兰树

七里洲中,有一条鲁班用木兰木做的船。船至今还在洲中。诗人们诗中的“木兰舟”,就是从这儿来的。木兰洲在浔阳江中,木兰树很多。过去吴王阖闾在这里栽了木兰,用来建造宫殿。

椰子树

椰子树,也像海棕树。果实名叫椰子,大如小盆。外边有一层粗皮,就像大腹皮。粗皮下是一层硬壳,光圆而坚硬,二三分厚。有圆而好的,就把头部截开,用沙石磨擦,去掉皴皮,蹭出斑斓的花纹,再用白银装饰一下,当水罐子用,珍奇而又可爱。壳中有液汁数盒,像乳汁,可以饮用,有提气的药效。

菩提树 (自此木下,凡二十三种木,并见《酉阳杂俎》)

菩提树,出自摩伽陁国,在摩诃菩提树寺。大概是释迦牟尼如来成道之时的树。又名思惟树。茎和干黄白色。枝叶青翠,四季常青,冬季也不凋落。到了僧人死亡的日子,它就变色凋落。过后再还生。这一天,从国王到百姓,大大小小都作佛事。然后拾取几枚菩提树叶回来,视为祥瑞之物。树高四百尺,树下有银塔围绕着。这个国家的人民一年四季经常在此树下烧香散花,绕着大树举行仪式。唐贞观年间,频繁地派使臣前往,在寺中设供,并施舍袈裟。到了高宗显庆五年,又在这寺里立了碑,用来记述圣德。此树有两个梵语名称。一个是“宾拨梨婆力义”;一个是“阿湿曷咃婆刀义”《西域记》称它是“卑钵罗”因为佛在它下面成道,就把道作为它的称呼,所以它的号是“菩提婆刀义”汉时翻译为“道树”过去中天无忧王剪伐菩提树枝,命令寺中的大婆罗门架柴生火焚烧,结果火焰之中忽然生出两棵小树。无忧王因此而忏悔,号之为“灰菩提树”,又在周围砌起了石墙。到了赏设迦王,又挖此树,挖到黄泉,它的根也没断绝。在坑中点火烧它,再浇上甘蔗的浆液,想要使它焦烂。后来的摩揭陁国满胄王,也就是无忧王的曾孙,就用一千头牛的奶浇灌它。两夜之后,菩提树又焕然一新,葱茏如旧。又加高了石墙,高二丈四尺。唐玄奘当年到达西域时,见菩提树高出石墙两丈多。

婆罗树

巴陵有一座寺庙,和尚寝房的床下,忽然长出一棵小树来,把它砍了它还长,随砍随长。一个外国和尚见了说:“这是婆罗树。”元嘉初年,婆罗树开出一朵花,像莲花。唐天宝初年,安西贡进婆罗树枝。呈状说:“为臣所管四个镇子,有个叫拔汗那的人和为臣最为亲密。我们这里有一种树叫婆罗树,甚为奇绝。树下不生长凡草,树上不栖息恶鸟。树干高耸不亚于松柏;给人的片片树荫不亚于桃李。现在派拔汗那让他采得到了这种树的树枝二百根。如果这些树枝能在京城生根发芽,由小到大地成长下去,那就一定能够布叶垂荫,上邻月中的丹桂,连枝接影,遥对天上的白榆。”

独梪树

独梪树。顿丘的南面有应足山。山上有一棵树。树高十丈有余。树皮青色而光滑,像流动的碧玉。树干高耸向上。果实象五彩的口袋。树叶像亡子镜。世人叫它仙人独梪树。

波斯皂荚树

波斯皂荚,出自波斯国,本国叫它“忽野詹默”拂林人叫它“阿梨去伐”树高三四丈。树围五六尺。叶子像拘绿但是较短小,冬天也不落。此树不开花就结籽。荚长二尺左右,中间有隔,每隔内有一籽。籽大如手指,红色,极其坚硬,中间墨一样黑,吃起来甜如糖浆,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

木龙树

徐之高墓城南,有一座木龙寺。寺中有一座三层的砖塔。塔高一丈多。塔旁长出一棵大树,上下萦绕,直到塔顶。树的枝干交横,上面平,可以坐下十几个人。大枝小枝四面下垂,像百子帐。没有人认识它是什么树。和尚们叫它龙木。梁武帝曾经派人画过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