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草
东海岛龙驹川,穆天养八骏
。岛中有草名龙刍。
之,日行千里。古语:“一株龙刍,化为龙驹。”(
《述异记》)
闻遐草
书带草
解毒草
网藻
晋武帝为抚军时,府内后堂砌下,忽生异草三株。黄叶绿,若惣金
翠。
蓧苒弱,状如金橙。时人未得知是何祥瑞也,故隐蔽,不听外人窥眎。有羌人姓姚名馥,字世芬,充厩养
,妙解
之术。云,此草以应金德之瑞。馥年九十岁,姚襄即其祖也。馥好读书,嗜酒,每醉历月不醒。于醉时,好言王者兴亡之事。善戏笑,
稽无穷。常叹云:“九河之
,不足以为蒸薪;七泽麋鹿,不足以充庖俎。”每言凡人禀天地
灵,不知饮酒者,动
气耳,何必土木之偶而无心识乎?好啜浊嚼糟,恒言渴于醇酒。群辈常
狎之,呼为渴羌。及晋武践位,忽见馥立于阶下。帝奇其倜傥,擢为朝歌邑宰。馥辞曰:“氐羌异域,远隔风化,得游中华,已为殊幸。请辞朝歌之县,长充
圉之役。时赐
酒,以乐余年。”帝曰:“朝歌郡纣之故都,地有酒池,故使老羌不复呼渴。”馥于阶下,
声而应曰:“
圉老羌,渐染皇教,溥天夷貊,皆为王臣。今者
酒池之乐,受朝歌之地,更为殷纣之比乎?”帝抚玉几大悦
闻遐草,服者轻。叶如桂,
如兰。其国献
,植之多不生实,草叶多萎黄。诏并除焉。(焦茅、销明、黄渠、闻遐四
,并
《王
年拾遗记》)
汉武牧草
焦茅,五丈。火燃之成灰,以
之,复成茅。是谓灵茅。
建宁郡乌句山南五百里,生牧靡草,可以解毒。百卉方盛,乌多误乌啄。中毒,必急飞牧靡山,啄牧靡以解。(
《酉
杂俎》)
黄渠草
地日草
焦茅
《异苑》云: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馀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云:“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是也。(
《
应经》)
销明草
鹿活草
南方有地日草。三足乌下
此草,羲和之驭,以手掩乌目(“目”原作“日”,据明抄本改,陈校本作“
”),
此则闷不复动。东方朔言,为小儿时,井陷,坠至地下,数十年无所寄托。有人引之,令往此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只履,因乘泛红泉,得草
,
之。(
《酉陽杂俎》)
黄渠,照日如火。实甚。内
者,焚
不
。
汉武昆灵池中,有网藻。枝横倒
上,长八九尺,有似网目。凫鸭
此草中,皆不得
。因名之。(
《酉
杂俎》)
毒草
蕉毒草如芋,状如雀
。置
地则
,置
地则
。炊饭时
于灶上,比饭熟,即著
结
。人
之立死。(
《
应经》)
郑司农,常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黄巾,乃避。遣生徒崔琰、王经诸贤于此,挥涕而散。所居山下草如薤,叶长尺余许,
韧异常。时人名作康成书带。(
《三齐记》)
汉武时,异国献梦草。似蒲。昼缩地,夜若
萌。怀其草,自知梦之善恶。帝思李夫人,怀之辄梦。(
《酉
杂俎》)
蕉毒草
始皇蒲
汉武于湖中牧,至今野草皆有嚼啮之状。湖中呼为
泽。泽中有汉武弹棋方石,上有勒铭焉。(
《述异记》)
牧麻草
龙刍
红草
齐南城东有蒲台,秦始皇所顿。时始皇在台下,萦蒲以系
。至今蒲生犹荣,俗谓之秦始皇蒲。(
《殷芸小说》)
销明草,夜视如列星,昼则光自销灭也。
天名,一曰鹿活草。青州刘炳,宋元嘉中。
一鹿。剖五脏,以此草
之,蹶然而起。炳密录此草
之,多愈伤折。俗呼为刘炳草。(
《酉
杂俎》)
人草
楚中往往有人草。状似金橙,而甚芬氲。
似红翠。俗说:“楚灵王时,
人数千,皆多怨旷。有因死于
中者,葬之,墓上悉生此草。(
《述异记》)
山戎之北有草,长一丈,叶如车
,
如朝霞。齐桓时,山戎献其
,乃植于
,以表霸者之瑞。(
《酉
杂俎》)
有牧麻草,大毒。有此草,值风其气所至,则数里内稻皆即死。李淳风云:“其
本清,得
则稠,见日则
,
荫即
,在夏
凉,在冬
温。”(
《
应经》)
金橙草
博落回有大毒,生江淮山谷中。叶如麻,
中空,
作声,如
逻。故名之。(
《酉
杂俎》)
服是药,不显言,故云潜取。而不详其故。或云,昔有里媪病盅,其
为小胥,邑宰命以吉财饮之,暮乃
药。及旦,其母谓曰:“吾梦人告我,若饮是且死,亟去之。”即仆于地。其
又告县尹,县尹固令饮之,果愈。岂中盅者亦有神,若二竖哉!(
《投荒杂录》)
蛇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