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脱落时佛的形状没变,只是颜色变成褐色了。他家把它放到箱子里。过去五年,褚思庄不再在那梁下睡觉了,也没有其它显著的大事。全家的老人多寿。褚思庄的父亲活到九十七岁;他的哥哥七十岁了,还像个中年人那么壮健。
石菌
宋州莆田县的破岗山,唐武宗二年的时候,大石头上长出菌来,大小有如合篑,茎和盖是黄色的,下边是浅红色的。这些菌都被路过的和尚所吃了。他们说,这种石菌的味道要比其它各种菌好上好多倍。
竹肉
江淮一带有竹肉,长在竹节上,弹丸大小,味如白条鸡。代北又有大树鸡,大小如杯棬,叫做“胡猕头”卢山有石耳,性热。
毒菌
江夏汉阳县出一种毒菌,名叫“茹闾”茹闾不是茅搜。每年都要向宫中贡进这种毒菌。县里常常派人在田野间察看,一旦发现有此菌,就立即立上标志向人们报警,不要从下风头通过,避开毒菌的毒气。采的时候,用竹竿子把它割倒,急忙扔掉竹竿,让毒气进入竹内。竹子就爆裂。直等到毒气没了,就用榉柳皮蒙着手把它取下来,用毡子包好,再用榉柳皮重包一遍。县令封印之后就往京城送。那些进京去送的人,要成倍地给钱,因为在道上很容易被毒气薰着,薰着就头痛。张康随着在汉阳做县令的父亲长住过汉阳,所以他说得很详备。人有中了野菌毒而发笑不止的,煎鱼椹汁给他服下,立刻就好。这是和尚光远说的。
苔叙
苔
苔钱也叫做“泽葵”,又名“董钱草”,也叫做“宣癣”,南方人叫它“垢草”
地钱
地钱,叶是圆的,茎较细,有蔓,大多生长在溪涧的边上。一名叫“积雪草”,也叫“连钱草”
蔓金苔
晋时梨国献来了蔓金苔。颜色宛如金子,像许许多多的萤火虫聚集在一起,鸡蛋大小。把它投入水中,它的蔓伸延到波澜之上,日光一照,都像火苗在水上燃烧。于是就在宫中挖了一个一百步宽的大水池放养此苔,天天观看,用来逗乐宫中美人。受到宠爱的美人,皇帝就把蔓金苔赐给她。把它放在一个漆碗里,可以照耀满屋,名叫“夜明苔”把它附着到衣襟上,那就像火光了。皇帝担心让外人把蔓金苔弄了去夸耀迷惑百姓,就下诏把蔓金苔除掉了,把池子填上了。等到皇家丧乱的时候,还有这种东西,都被弄到胡人那里去了。
如苣苔
开成年末,慈恩寺唐三藏院后檐楷上长出苔来,样子像古苣,分布在砖上,色如蓝草绿,轻软可爱。大和年初,改葬基法师,刚打开坟墓的时候,香气袭人。基法师侧卧在砖台上,像活人一样。砖上苔厚二寸还多,呈金黄色,气味宛如爇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