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女
洪氏女
唐天宝末,歙州与蛟斗。初
中蛟杀人及畜等甚众,其
因饮,为蛟所绕,直
潭底
中,便尔相
。数日
,潭
赤。时人谓为蛟死。(
《广异记》)
斗蛟
吴大帝赤乌三年七月,有王述者采药于天台山。时,息于石桥下,临溪饮。忽见溪中有一小青衣长尺余,执一青衣(“衣”字原阙,据明抄本补)乘赤鲤鱼,径
云中,渐渐不见。述良久登峻岩四望,见海上风云起,顷刻雷电
鸣,俄然将至。述惧,伏于虚树中。见牵一
如布,而
如漆,不知所适。及天霁,又见所乘之赤鲤小童,还
溪中,乃黑蛟耳。(
《三吴记》)
苏颋
)
唐苏颋始为乌程尉。暇日,曾与同寮泛舟沿溪,醉后讽咏,因至矶寺。寺前是雪溪最
。此
不可测,中有蛟螭,代为人患。颋乘醉步行,还自骆驼桥,遇桥坏堕
,直至潭底。
中有令人扶尚书
,遂冉冉至
上,颋遂得济。(
《广异记》)
陆社儿者,江夏民,常稻于江际。夜归,路逢一女
,甚有容质。谓社儿曰:“我昨自县前来,今
归浦里,愿投君宿。”然辞
甚有忧容。社儿不得已,同归,闭室共寝。未几,便闻暴风震雷明照。社儿但觉此女惊惶,制之不止。须臾雷震,只在帘前。社儿寝室,有
突开。乘电光,见一大
手拿此女去。社儿仆地,绝而复苏。及明,邻里异而问之。社儿告以女
投宿之事。少顷,乡人有渡江来者,云,此去九里,有大蛟龙无首,长百余丈,血
注地,盘泊数亩。有千万禽鸟,临而噪之也。(
《九江记》)
王述
陆社儿
歙州祁门县蛟潭。俗传武陵乡有洪氏女,许嫁与鄱黎氏。将娶,吉日未定,蛟化为男
。貌如其婿,
礼而娶去。后月余,黎氏始到,知为蛟所娶,遂就蛟
求之。于路逢其蛟化为人,容貌殊丽,其婿心疑为蛟。视,见蛟窃笑,遂杀之。果复蛟形。又前到蛟
,见其妻,并一犬在妻之旁。乃取妻及犬以归。始登船,而风雨暴至,木石飞腾
王植
长沙有人忘姓名。家江边。有女下渚浣衣,觉中有异,后不以为患,遂妊
。生三
,皆如虾鱼。女以己所生,甚怜之,著澡盘
中养。经三月,此
遂大,乃是蛟
。各有字,大者为当洪,次者名破阻,小者曰扑岸。天暴雨,三蛟一时俱去,遂失所在。后天
雨,此
辄来。女亦知其当来,便
望之。蛟
亦
(“
”字原阙。据陈校本补。)
望母,良久复去。经年,此女亡后,三蛟一时俱至墓所哭泣,经日乃去。闻其哭声,状如狗嗥。(
《续搜神记》)
王植,新赣人也。乘舟过襄江。时晚日远眺,谓友朱寿曰:“此中昔楚昭王获萍实之,仲尼言童谣之应也。”寿曰:“他人以童谣为偶然,而圣人必知之。”言讫,见二人自岸下。青衣持芦杖谓植曰:“卿来何自?”植曰:“自新赣而至于此尔。”二人曰:“观君皆儒士也,习何典教?”植、寿曰,各习诗礼。二人且笑曰:“尼父云:‘
不语神怪’。又云:‘敬鬼神而远之’。何也?”寿曰:“夫
圣人也,不言神怪者。恐惑典教。又言‘敬鬼神而远之’者。以戒彝
,其意在奉宗之孝。”二人曰:“善。”又曰:“卿信乎?”曰;“然。”二人曰:“我实非鬼神,又非人类。今日偶与卿谈,乃天使也。又谓植曰:“明日此岸有李环、
政,俱商徒,以利剥万民,所贪未已。上帝恶,
惩其罪于三日内。卿无此泊。慎之。”言讫,没于江。寿、植但惊异之,未明何怪也。及明,植谓寿曰:“有此之不祥,可移于远矣。”乃牵舟于上
五有余步。缆讫,见十余大舟自上
而至,果泊于植木
。植曰:“可便详问其故,要知姓字。”于是寿杖策而问之。二商姓字,果如其所言。寿心惊曰:“事定矣。”乃谓植曰:“夫
晦之间,恶人之不善,今夕方信之矣。”植曰:“夫言幽明者,以幽有神而神之明,奈何不信乎?”时晋恭帝元熙元年七月也。八日至十日,果有大风雷雨。而二商一时沉溺。植初闻二人之言,私告于人。及是共观者有数百人。内有耿谭者年七十,素谙土事,谓植曰:“此中有二蛟如青蛇,长丈余,往往见于波中,时化游于洲渚,然亦不甚伤
。卿所见二人青衣者,恐是此蛟有灵,奉上帝之命也。”(
《九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