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三(2/10)

十一月庚,以萧鹧为忠州团练使。乙巳,金人攻洛城。丙午,赐忠义军 统制皇甫倜军帛五千匹、绵万两。戊申,诏改明年为隆兴元年。辛亥,免杨存中所 献酒坊逋负钱四十万缗。甲寅,定内侍官额。辛酉,史浩免权知枢密院事。裁定文 武臣观、岳庙员数。立措置京西营田司。十二月乙丑,诏宰臣复兼枢密使。金人 攻陇城县,官军拒却之,丙寅,诏帅臣、监司内知州治行臧否以闻。诏弃德顺 城,徙兵民于秦州以里屯住。丁卯,以陈康伯兼枢密使。令江、淮宣抚司增招武勇 效用军。戊辰,诏侍从、台谏集议当今弊事,仍命尽率其属,使极言无隐。辛未, 刘珙、张说还自盱眙。戊寅,蠲四川登极赦前带白契税钱。丙戌,诏观察使已上各 举所知三人,三省、枢密院详议立格以闻。庚寅,罢建康、镇江营田官兵。辛卯, 广西贼王宣破藤州,守臣廖颙弃城遁。是岁,诸路断大辟四十一人。

冬十月丙寅,诏朝臣举堪监司、郡守者,戊辰,以岳军节度使居广开府仪同 三司,史浩兼权知枢密院事。己巳,叶义问罢。诏登闻鼓院毋沮抑状。庚午,以 恩平郡王璩为少保。诏会庆节权免上寿。戊寅,诏张浚、陈俊卿覆实诸将所陈功赏。 改谥皇后郭氏曰安穆。壬午,官岳飞孙六人。甲申,契丹招讨萧鹧来奔。金人攻 德顺城,吴璘击走之,复遣兵追袭,遂为所败。乙酉,升建州为建宁府。戊,以 资政殿学士张焘同知枢密院事。己丑,安南都护、南平王同李天祚、阇婆国王悉里 地茶兰固野、占城国王邹时兰并加邑实封。

六月庚申朔,日有之。遣内侍趣上淮东将士功赏。癸亥,汪澈罢。张浚乞致 仕,且请通好,皆不许。丁卯,以观文殿大学士汤思退为醴泉观使兼侍读。戊辰, 召虞允文。以兵侍郎周葵为参知政事。汪澈落资政殿学士、台州居住。庚午,张 浚自盱眙还扬州。辛未,李显忠罢军职。壬申,以太傅、同安郡王杨存中为御营使、 节制殿前司军。癸酉,下诏罪己。张浚降授特,仍前枢密使、江淮东西路宣抚 使,官属各夺二官。邵宏渊降武义大夫,职仍旧。诏杨存中先诣建康措置营砦,检 视沿江守备。戊寅,诏展巡幸之期。辛次膺罢。己卯,李显忠责授清远军节度副使、 筠州安置。辛巳,命浙西副都总李宝兼御营统制官、措置浙西海。甲申,右谏 议大夫王大宝封,论移跸。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尚书兼湖北、京西宣谕使。 戊,放人三十人。以萧琦为检校少保、河北招抚使。

执、侍从、台谏各陈应敌定论以闻。辛丑,诏吴璘审度措置, 保全川蜀。乙巳,诏纂录勋臣名次。丙午,转补朱震、范冲孙官。庚戌,谥皇后 郭氏曰恭怀。辛亥,振淮东义兵及归正人。以总领四川财赋军钱粮王之望为 侍郎、川陕宣谕使,仍命将调兵同防守兴州川。乙卯,诏虞允文赴吴璘军议事。 辛酉,以吴璘为少师。

五月壬辰,申严铺翠销金及神祠僭拟之禁。丁酉,李显忠复灵县。邵宏渊次 虹县,金人拒之。戊戌,显忠东趋虹县。庚,复虹县,金知泗州蒲察徒穆及同知 泗州大周仁降。辛丑,命左右史日更立前殿。壬寅,张浚渡江视师。癸卯,金右翼 军都统萧琦降于李显忠。甲辰,显忠及宏渊败金人于宿州。乙己,史浩罢。追复司 康右谏议大夫。丙午,复宿州,戮金兵数千人。建康前军统领官王珙巷战,死之。 丁未,以辛次膺为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洪遵同知枢密院事。督诸路开营田。辛 亥,诣德寿贺天申节。金纥石烈志宁自睢引兵至宿州,李显忠击却之。壬, 钦宗大祥,帝服衰服诣几筵,易祥服行祥祭礼。显忠与金人战于宿州,邵宏渊不援, 显忠失利。是夜,建康中军统制周宏及邵宏渊之世雄、殿前司统制官左士渊逃归。 癸丑,李显忠开府仪同三司、淮南京畿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检校少保、宁远 军节度使、招讨副使。金人攻宿州城,显忠大败之。殿前司统制官张训通等七人、 统领官十二人,以二将不叶而遁。甲寅,李显忠、邵宏渊军大溃于符离。乙卯,下 诏亲征。丙辰,召汪澈。以张浚兼都督荆、襄军。李显忠、邵宏渊至濠州。张浚 以刘宝为镇江诸军都统制。丁巳,以蒲察徒穆、大周仁、萧琦并为节度使,徒穆大 同军、周仁彰国军、琦威军。遣御前忠勇军赴都督府。是月,成都地震三。

秋七月庚寅朔,以虞允文为湖北、京西制置使。癸巳,以汤思退为尚书右仆、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李显忠再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乙未,诏宿 州弃军将佐夺官、贬窜有差。丙申,太白昼见,经天。罢江、淮宣抚司便宜行事。 乙巳,以旱蝗、星变,

夏四月乙丑,定选人改官岁额。戊辰,张浚见,议师渡淮,三省、枢密院 不预闻。壬申,赐礼士木待问以下五百三十八人及第、。乙亥,王之望罢。 壬午,诏、台谏议节浮费。癸未,诏以白金二十五万两给江、淮都督府军费。 戊,张浚命邵宏渊帅师次盱眙。己丑,又命李显忠帅师次定远。是月,金人环 州,守臣霓及其弟震死之。

二月壬戌朔,用史浩策,以布衣李信为兵员外郎,赍蜡书间往中原,招豪 杰之据有州郡者,许以封王世袭。安庆军节度使士篯乞减奉赐之半,以助军用。自 是,诸宗室有请,悉从之。戊辰,宰执陈康伯等乞再减奉,止存旧格之半,许之。 己卯,振两淮民及山东归正忠义军。癸未,黄祖舜罢。庚寅,逐秦桧党人,仍禁 辄至行在。

三月壬辰朔,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以书取侵地。癸巳,以张焘为参知政事, 御史中丞辛次膺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落端明殿学士、饶州居住。丙申,雨雹。丁 酉,诏置局,议节浮费。己亥,杨存中等乞减半奉如宰执例,许之。庚,以 龙大渊知阁门事,曾觌同知阁门事。壬寅,陈康伯上钦宗陵名曰永献。乙巳,诏求 遗逸。丁未,诏修《太上皇帝圣政》。罢龙大渊,别与差遣。曾觌复带御械。召 张浚。己酉,张焘罢。立选人减举主法。甲寅,复龙大渊知閤门事。曾觌同阁门事, 给事中、中书舍人留黄不行。乙卯,诏饬郡县吏。庚申,以久雨,命有司振灾伤, 察刑禁。

隆兴元年正月壬辰朔,群臣朝于文德殿。帝朝德寿。立武臣荐举格。甲午, 四川宣抚司奉诏班师。庚,以史浩为尚书右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张浚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丙午,诛殿前司后军谋变者。戊申,诏礼 贡院试额增一百人。丁巳,诏吴璘军退可从便宜。璘已弃德顺,为金人所邀, 将士死者数万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