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辛未,命湖南监司存 恤寇盗残破郡县。
二月丁丑,罢盱眙屯田,振两浙、江东饥。戊寅,幸玉津园宴射,遂幸龙井。
三月乙巳,禁京西、利州路科役保胜义士。壬子,诏戒饬刑狱官。戊午,殿中 侍御史王伯庠请裁定奏荐,诏三省、台谏集议,具条式以闻。诏县令非两任,毋除 监察御史;非任守臣,毋除郎官。著为令。丁卯,赐礼部进土萧国梁以下四百九十 有三人及第、出身。戊辰,再增诸州军离军添差员阙。辛未,罢洪适右仆射。癸酉, 以给事中、权吏部尚书魏杞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丁丑,罢和籴。
夏四月戊寅,以久雨,命侍从、台谏议刑政所宜以闻。减大理、三衙、临安府 及浙西州县杂犯死罪以下囚一等,释杖以下。庚辰,诏两浙漕臣王炎开平江、湖、 秀围田。辛巳,避殿减膳。甲申,太白昼见。癸巳,御殿复膳。乙未,汪澈罢。丁 酉,以知荆南府李道凭恃戚里妄作,罢之。
五月戊申,张焘薨。己酉,罢权借职田。庚戌,叶颙罢。以魏巳为参知政事, 右谏议大夫林安宅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中书舍人蒋芾签书枢密院事。癸丑, 太白昼见,经天。禁浙西修筑围田。罢修建康行宫。丁卯,命监司、守臣预备水旱。
六月甲戌,罢两浙路提举市舶司。诏诸路监司、帅臣各察守令臧否以闻。丙子, 刑部上《乾道新编特旨断例》。戊寅,诏制科权罢注疏出题,守臣、监司亦许解送。 庚辰,封孙挺为福州观察使、荣国公,摅为左千牛卫大将军。癸未,诏使相毋奏补 文资,七色补官人毋任子,堂吏迁朝议大夫以五员为额。乙酉,申严内外牒式法, 裁其额。丙戌,废永丰圩。戊戌,诏改官人实历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秋七月己酉,调泉州左翼军二千人屯许浦镇。甲寅,以镇江都统制戚方为武当军节 度使。
八月辛未朔,诏两淮行铁钱,铜钱毋过江北。癸酉,以武锋军隶步军司。甲戌。 罢任子年三十得免试参选之令。丁丑,蠲淮南放归万弩手差役二年。壬午,诏诸州 守臣兼训练禁军。癸未,降会子、交子于镇江、建康务场,令江、淮之人对换。丙 戌,林安宅劾叶颙之子受金失实,罢之。丁亥,诏安宅筠州居住,温州大水。戊子, 以魏杞兼同知枢密院事,蒋芾权参知政事。召叶颙。庚寅,少保、新兴郡王吴盖薨。 甲午,立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格目。乙未,诏吴璘复判兴州。丙申,升宣州为宁国 府。罢户部诸路岁籴一年。
九月甲辰,知上元县李允升犯脏贷死,杖脊刺面,配惠州牢城,籍其赀。丙午, 建康守臣王佐坐纵允升去官,夺三官勒停、建昌军居住。余失按官吏及荐举官夺官 有差。辛亥,遣官按视温州水灾,振贫民,决系囚。乙卯,诏改造大历。辛酉,追 封子恪为邵王,谥曰悼肃。甲子,诏监司各举部内知县、县令二三人,守臣各举属 县一二人。己巳,魏巳等上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帝纪》、《太上皇圣政》。 太白昼见。是月,诏举将帅,置章奏簿。
冬十月癸酉,上《太上皇圣政》于德寿宫。乙亥,遣薛良朋等使金贺正旦。己 卯,减饶州岁贡金三之一,蠲诸路洒坊逋赋。戊子,知峡州吕令问坐纵脏吏知夷陵 县韩贽胄去官,夺二官、鄂州居住。辛卯,雨雹。金遣魏子平等来贺会庆节。十一 月丙午,杨存中薨。己酉,尽出内藏及南库银以易会子,官司并以钱银支遣,民间 从便。两淮总领所许自造会子。鬻诸路营田。壬子,诏修祥曦殿记注。乙卯,密诏 四川制置使汪应辰:如吴璘不起,收其宣抚使牌印,权行主管职事。甲子,大阅。 戊辰,筑郢州城。是月,诏汰冗兵。十二月庚午朔,白气亘天。癸酉,诏三省、侍 从、台谏、两淮漕臣、郡守,条具两淮铁钱、交子利害以闻。乙亥,遣梁克家等贺 金主生辰。己卯,以资政殿学士叶颙知枢密院事。辛巳,诏免进呈《钦宗日历》, 送国史院修纂实录。壬午,追封杨存中为和王。甲申,以叶颙为尚书左仆射,魏杞 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蒋芾参知政事,吏部尚书陈俊卿同知枢密 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庚寅,诏宰相领兼制国用使,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癸巳,诏 监司、守臣举廉吏。丙申,金遣乌古论元忠等来贺明年正旦。以江东兵马钤辖王抃 为带御器械。是岁,裁定内外军额。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