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郭倬等还至蕲县,金人追而围之, 倬执马军司统制田俊迈以与金人,乃得免。
六月壬子,王大节除名、袁州安置,寻徙封州。癸丑,建康都统李爽攻寿州, 败绩。甲寅,邓友龙罢。以江南东路安抚使丘崈为刑部尚书、两淮宣抚使。乙卯, 雅州蛮高吟师出降,官军杀之。丁巳,减大理、三衙、临安府囚罪一等,释杖以下。 夺郭倬、李汝翼二官。辛酉,夺皇甫斌三官。甲子,李爽罢。丁卯,曲赦泗州,减 杂犯死罪囚,余皆除之,蠲其租税三年。建康副都统田琳复寿春府。戊辰,雅州蛮 复寇边。甲戌,夺李爽三官、汀州居住。再夺皇甫斌五官、南安军安置。丙子,夺 邓友龙三官、兴化军居住,戊寅,苏师旦罢。是月,命丘崈至扬州部署诸将,悉三 衙江上军分守江、淮要害。金人封吴曦为蜀王。
?/font>
秋七月辛巳,复绍兴边郡赏。夺苏师旦三官、衡州居住,仍籍其家。罢旱伤州 军比较租赋一年。诏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监司、郡守、前宰执侍从、 各举人材二三人。壬午,雅州蛮出降,庚子,苏师旦除名、韶州安置。癸卯,以张 岩知枢密院事,礼部尚书李壁参知政事。乙巳,置沂王府小学教授。
八月丙寅,有司上《开禧刑名断例》。斩郭倬丁镇江。戊辰,再夺李爽三官、 南雄州安置。辛未,诏诸州无证有佐之狱毋奏裁。壬申,以淮东安抚司所招军为御 前强勇军。
九月壬午,金兵攻夺和尚原。己丑,朝献于景灵宫。庚寅,朝飨于太庙。辛卯, 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乙巳,赏复泗州功。
冬十月戊申朔,诏内外军帅各举智勇可将帅者二人。辛酉,以将士暴露,罢瑞 庆节宴。丙子,金人自清河口渡淮,遂围楚州。
十一月庚辰,命主管殿前司公事郭杲领兵驻真州以援两淮。辛巳,金人破枣阳 军。甲申,以丘崈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金人犯神马坡,江陵副都统魏 友谅突围趋襄阳。乙酉,赵淳焚樊城。戊子,金人犯庐州,田琳拒退之。癸巳,以 金人犯淮告于天地、宗庙、社稷。乙未,避正殿,减膳。以湖广总领陈谦为湖北、 京西宣抚副使。丙申,金人去庐州。丁酉,金人犯旧岷州,守将王喜遁去。戊戌, 金人围和州,守将周虎拒之。金人破信阳军。辛丑,金人围襄阳。壬寅,金人破随 州。癸丑,太皇太后赐钱一百万缗犒赏军士。诏诸路招填禁军以待调遣。甲辰,金 人犯真州。乙巳,金人破西和州。是月,濠州、安丰军及边屯皆为金人所破。十二 月戊申,金人围德安府,守将李师尹拒之。庚戌,金人破成州,守臣辛之遁去。 吴曦焚河池县,退屯青野原。辛亥,释大理、三衙、临安府杖以下囚。癸丑,金人 去和州。甲寅,金人攻六合县,郭倪遣前军统制郭僎救之,遇于胥浦桥,大败,倪 弃扬州走。丁巳,金人破大散关。戊午,荧惑守太微。癸亥,魏友谅军溃于花泉, 走江陵。丁卯,金人犯七方关,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拒却之。戊辰,吴曦还兴州。 金人自淮南退师,留一军据濠州。己巳,罢郭倪,夺三官,责授果州团练副使、南 康军安置。庚午,薛叔似、陈谦罢。以荆湖北路安抚使吴猎为湖北、京西宣抚使。 复两浙围田,募两淮流民耕种。癸酉,吴曦始自称蜀王。甲戌,以镇江副都统毕再 遇为镇江都统、权山东京东路招抚司公事。乙亥,四川宣抚使程松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