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三(5/7)

百五十声。)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每夜分为五更,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每更初皆鸡唱,转点即移水称,以至五更二点,止鼓契出,(凡放鼓契出,禁门外击鼓,然后衙鼓作,止鼓契出亦然,而更鼓止焉。)五点击钟一百声。鸡唱、击鼓,是谓攒点,至八刻后为卯时正,四时皆用此法。禁钟又别有更点在长春殿门之外,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祥源观及宗庙陵寝亦皆置焉,而更以鼓为节,点以钲为节。大中祥符三年,春官正韩显符上《铜浑仪法要》,其中有二十四气昼夜进退、日出没刻数立成之法,合于宋朝历象,今取其气节之初,载之于左:

殿前报时鸡唱,唐朝旧有词,朱梁以来,因而废弃,止唱和音。景德四年,司天监请复用旧词,遂诏两制详定,付之习唱。每大礼、御殿、登楼、入阁、内宴、昼改时、夜改更则用之,常时改刻、改点则不用。

五更五点后发鼓曰:

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平旦寅,朝辨色,泰时昕。日出卯,瑞露晞,祥光绕。食时辰,登六乐,荐八珍。禺中巳,少阳时,大绳纪。日南午,天下明,万物睹。日昳未,飞夕阳,清晚气。晡时申,听朝暇,湛凝神。日入酉,群动息,严扃守。

初夜发鼓曰:

日欲暮,鱼钥下,龙韬布。甲夜己,设钩陈,备兰锜。乙夜庚,杓位易,太阶平。丙夜辛,清鹤唳,梦良臣。丁夜壬,丹禁静,漏更深。戊夜癸,晓奏闻,求衣始。

端拱中,翰林天文郑昭晏上言:"唐贞观二年三月朔,日有食之,前志不书分数、宿度、分野、亏初复末时刻。臣以《乾元历》法推之,得其岁戊子,其朔戊申,日所食五分,一分在未出时前,四分出后,其时出在寅六刻,亏在三刻,食甚在八刻,复在卯四刻,当降娄九度。"又言:"按历书云,凡欲取验将来,必在考之既往。谨按《春秋》交食及汉氏以来五星守犯,以新历及唐《麟德》、《开元》二历覆验三十事,以究其疏密。"

日食:

《春秋》,鲁僖公十二年春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其年五月庚午朔,去交入食限误为三也。文公元年春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其年三月癸巳朔,去交入食限误为二也。文公十五年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是月泛交分入食限前。汉元光元年七月癸未晦,日有食之。今按历法,当以癸未为八月朔,盖日食朔、月食望,自为常理,今云晦日食者,盖司历之失也。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辛酉亦当为九月朔,又失之。

五星守犯:

后汉永元五年七月壬午,岁星犯轩辕大星。(《麟德》星五度。《开元》张五度。《乾元》张八度。)

元初三年七月甲寅,岁星入舆鬼。(《麟德》井二十九度。《开元》鬼一度。《乾元》柳五度。)

后魏大延二年八月丁亥,岁星入鬼。(《麟德》井二十八度。《开元》鬼二度。《乾元》柳三度。)

正始二年六月己未,岁星犯昴。(《麟德》昴二度。《开元》昴三度。《乾元》昴四度。)

宋大明三年五月戊辰,岁星犯东井钺。(《麟德》参四度。《开元》参六度。《乾元》井初度。)

后汉永和四年七月壬午,荧惑入南斗,犯第三星。(《麟德》箕七度。《开元》斗一度。《乾元》斗十二度。)

魏嘉平三年十月癸未,荧惑犯亢南星。(《麟德》角六度。《开元》亢五度。《乾元》亢三度。)

晋永和七年五月乙未,荧惑犯轩辕大星。(《麟德》星七度。《开元》张二度。《乾元》张二度。)

后魏太常二年五月癸巳,荧惑犯右执法。(《麟德》翼六度。《开元》翼十二度。《乾元》翼十三度。)

陈天嘉四年八月甲午,荧惑犯轩辕大星。(《麟德》张二度。《开元》张五度。《乾元》张四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