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上。若是算上为数众多的轻伤员,伤亡率已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毫不夸张的说,以当时的中**队训练状况而言,第四十八团军在遭到如此重大的伤亡后,没有就地溃散,已是难能可贵了。更不用说至今这支军队还能保有相当严整的军容了!这不能不让程家骥深以为荣!让他稍觉欣慰的是,或许是因为蛇山那一场恶战主要是在夜战中进行,双方都很难象白天作战时那样,把对方的军官列为重点猎杀目标的缘故,新一百师的营以上军官中的战死者,远比他预想中的要少,许多他原以为今生无缘再见的老兄弟,都侥天之幸的活了下来!
接下来,已暂无心事的程家骥便在担架的沉沉的睡着了。
一周后,四十八集团军与新十八军、第十军(第四军奉命坚守蒲圻)一道退到岳阳地区,并随之进入了漫长的休整期。
其时,随着中日两军主力的各自回防,会战已告终结。
在历时两个月,交战双方动员了近百万大军(包括豫中、豫南的一战区部队。)的鄂西会战,中日两军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各自宣称自己是会战的胜利者。虽说是各说各有理,可要是单从双方公布地伤亡数据在来分析。日本人地底气却明显不足。这个底气不足。主要是指日本人发表战报实在太假,假都没有了边,假得反而暴露了其的虚弱本质。这么一场规模宏大。又有来有往的大会战地打下来,日军宣称其击毙中**队十几万,击伤、俘虏几十万,可日本人自己却只阵亡一千零九十三人,受伤三千多人,这可能嘛?难道日军官兵都是美国漫画里的超人不成!恐怕除那些远在几千里这外的日本国民外,连参与的这次会战的日军将兵都不会有一个人相信这个公报。可话说回来。这些数据本来也就是用来哄哄日本国内的老百姓的!而重庆方面在这方面虽难免渗有不少水分。但其可信度还是比前者强得多地。在纷纷扰扰了许多年之后,最后世界战史学家们终于就这次中日两国在会战中人员伤亡给出了一个国际公认地数据。日军在七至八万间。中**队在十三至十五万之间。至于具体的数字。就只能淹没在历史地长河之中了。
再从战略意义上来看,中**队却无疑是占了不少便宜地。首先以石牌为中心地西陵峡防线保住了,重庆转危为安。其次,中**队不仅收回了日军主动放弃了湘北重镇岳阳,还在鄂南楔进了蒲圻这颗随时可威胁的钉子,可以说中方在湘鄂边地态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日军想要问鼎长沙、衡阳也变得愈发的困难了。当然,宜昌的失守把中**队所取得这些成果抵消了不少,可宜都的失而复得,却使得中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宜昌的日军予以牵制。而反观日军劳师动众,死伤累累之下,又丢了大片大片的地盘,其收获却只有宜昌这么一座孤城、这一比较下来,会战的真正胜者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另有一个现象却是颇值得玩味的,四月下旬,在重庆召开的会战庆功大会开得可是怨气盈天。不管是属于陈部长系统、还是何部长那一系,与会绝大多数将领都异口同声的喊着,要好好追究一下,那位主持豫中防务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指挥失当,有亏职守之罪(早已看破那位副司令长官所用的假痴不颠之计的他们,若不是苦于拿不到其故意纵敌的切实证据,所点出的就不会只是这个不痛不痒的罪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