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建议说:“自从战乱连绵不断,纲纪大坏,欺凌侵夺,有势力的人取胜。
大凡抢夺别人的妻子女儿,强占别人的田地房屋,贪官污吏,含冤受刑入狱的人,怎么能说得完。
而一旦设置检举箱,投诉的人必定很多,会控告到功臣贵戚,有不能够绳之以法的人。”于是从天成元年四月二十八日黎明算起,大辟罪以上的犯人,都赦免他们,这之后纔把检举箱展示给众人。
当初,唐明宗想任萧希甫为谏议大夫,豆卢革、韦说多方加以阻止。
后来豆卢革、韦说受到安重诲的嫌恶,萧希甫讨好安重诲,诬告上奏说:“豆卢革放纵田客杀人,而韦说和邻居争夺水井,井里有珍宝财物。”有关官吏追究其罪状,井中只有破锅罢了,豆卢革、韦说最终都贬官而死。
唐明宗赐给萧希甫一百匹丝绸、三百石粮食,拜为左散骑常侍。
萧希甫性格狭隘而急躁求进,曾派人在晚上敲开宫门报告兵变,称河堰牙官李筠报告他所在的军队谋反,次日早晨,追问没有这事,杀掉李筠,军士们到安重诲那裹要求交出萧希甫要吃了他。
这时,唐明宗准备在南郊祭祀,斋戒前一天,臣子们在殿廷上练习礼仪,宰相冯道、趟凤,河南尹秦王李从荣,枢密使安重诲在月华门外等候上朝,萧希甫和两省的官员先进入,冯道等人坐在廊下不起身,出来后,萧希甫召堂头直省朝堂驱使官,责问宰相、枢密使见到两省官员怎么能不起身,因而大肆辱骂。这天晚上,称病回家。
一个多月后,因告李筠的事情动摇军心,贬为岚州司户参军,死在那里。
刘赞,魏州人。父亲刘砒任县令,刘赞刚开始读书,穿着青布衫短袄,每次吃饭刘砒就自己吃肉,而另外拿菜食给刘赞在床下吃,对他说:“肉食,是君主给的俸禄,你想吃的话,就要勤奋读书谋求俸禄;我的肉食,不是你的食物。”从此刘赞更加努力学习,考中进士。
任罗绍威的判官,离开后又任租庸使赵岩的巡官,再任孔谦的盐铁判官。
唐明宗时,屡经升迁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
做官遵纪守法,权贵豪强不能在他那里谋求私利。
这时,秦王李从荣掌握重兵而骄横,有不少过失,议事的人请求设置师傅辅助引导他。
大臣们怕秦王,不敢决定这事,于是请求秦王自己选择师傅,秦王就请刘赞,于是拜刘赞为秘书监,任秦王傅。
刘赞哭泣着说:“灾祸要到了!”秦王所请的王府元帅官吏十多人,大多是轻浮浅薄、倾轧阴险的人,天天阿谀奉承让秦王变得骄横无理,只有刘赞从容自若地规劝讽谏,用正道来引导他。
秦王曾命令宾客们即席写文章,刘赞自以为是师傅,耻于和这群小人为伍,虽然勉强提笔,但显出不高兴的脸色。
秦王讨厌他,后来告诫手下人刘赞来了不得通报,刘赞也不去,每月去王府一次罢了,回来后就闭门不出,不和人交往。
不久秦王果然罪败而死,唐的大臣们议论秦王的下属官吏中应当因罪法办的人,冯道说:“元帅判官任赞和秦王不是一向要好,而任职不到一个月,詹事王居敏和刘赞都因正直而被秦王憎恶,河南府判官司徒翔称病住在家中很久了,都应当没有参与秦王的阴谋。
而咨议参军高辇和秦王相处最好,高辇依法应当处死,其余的人可以依次减免。”朱弘昭说:“各位不知道他的用意罢了,假知秦土得以进入光政门,会怎样对待刘赞等人呢?我们还有家人宗族吗!而且法律上有首恶与从犯之分,现在秦王夫妇儿女都死了,而刘赞等只处死他们本人就算幸运了!”冯道等人驳斥他。
而冯赍也坚持说不能杀,刘赞等人纔免于一死。
于是决定处死高辇,而任赞等十七人都被长期流放。
当初,刘赞听说秦王失败,就穿着白衣骑着驴候罪,有人告诉刘赞只是罢官罢了,刘赞说:“难道有天子的长子被杀,而宾客僚属只罢官的事吗,不死就很幸运了!”不久刘赞被长期流放为岚州百姓。
清泰二年,诏令回到家乡,走到石会关时,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