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制度刚开始建立,朝廷大事都由苏逢吉决定,苏逢吉以此为己任。
但他素来不懂学问,随事裁决,出自他个人的看法,因此汉代尤其没有法度,而不施行德政,老百姓没有人称赞它。
汉高祖平定京师后,苏逢吉和苏禹珪同在中书省,拜官授职常常违反旧制。
苏逢吉尤其喜好接收贿赂财货,卖权卖官,指责的人吵闹不停。
但汉高祖正倚仗信任他们两人,因此没有人敢上报。
凤翔李永吉初到京师朝见,苏逢吉因李永吉是过去秦王李从暇的儿子,世代王侯之家,应常有奇异的财物,就派人告诉李永吉,答应给他一个州,而索求他祖上的玉带,李永吉以没有玉带作解释,苏逢吉于是派人买了一条玉带,价值几千缙,要求李永吉抵偿;前客省使王筠在晋末出使楚,到这时纔回来,苏逢吉猜想王筠得到楚王的厚重财物,派人索求,答应给他一个州,王筠快怏不乐,把口袋中装的一半财物献给他。
但两人都没有得到许诺的州。
晋宰相李崧随契丹北去,汉高祖进入京师,把李崧的宅第赐给苏逢吉,而李崧在西京另有田产住宅,苏逢吉于是都占为己有。
李崧从北方回来,因而把宅第契券献给苏逢吉,苏逢吉不高兴,而李崧的子弟多次口出怨言。
后来,苏逢吉就诱使人诬告李崧和弟弟李屿、李巍等人,投入狱中,李崧凭空自己冤枉自己伏罪:“和家僮二十人,图谋藉汉高祖的陵墓作乱。”狱状上报中书省,苏逢吉改“二十人”为“五十人”,于是将李崧家灭族。
这时,天下盗贼很多,苏逢吉亲自起草诏书下发州县,凡是盗贼所住本家和邻居都减族。
有人对苏逢吉说:“做盗贼被灭族,已不是先王的法制,何况邻居呢!”苏逢吉不情愿地承认对,迫不得已,只是去掉减族一项罢了。
因此郫州捕贼使者张令柔将平阴县十七个村的老百姓敷百人全部杀死。
卫州刺史叶仁鲁听说按察区域中有盗贼,亲自带兵追捕。
当时十多个村民一齐追赶盗贼,进入山中,盗贼都逃散了。
叶仁鲁随后到,见追捕盗贼的村民,以为是盗贼,把他们全部抓获,割断他们的脚筋,把他们丢弃在山脚示众,这些人长声悲号,几天就死了。
听到的人都为他们呜冤叫屈,而苏逢吉把叶仁鲁当成能人,从此天下因做盗贼被杀的事就泛滥成灾了。
苏逢吉显贵后,更加奢侈无度,称中书堂的食物是不能吃的,于是命令家厨进献食品,每天都吃最珍贵最好的。
继母死了,不服丧致哀。
妻子武氏死后,暗示百官和各州镇送丝绸做丧服。
武氏的丧期未完,就任命他的儿子们做官。
有一个庶出兄弟从外地归来,没有告诉苏逢吉就见他的儿子们,苏逢吉发怒,借口别的事向汉高祖告状,被用棍棒打死了。
苏逢吉曾随漠高祖征伐邺都,多次在军中发酒疯侮辱周太祖,周太祖很怨恨他。
后来漠隐帝登位,苏逢吉素来和李涛很好,暗示李涛请求罢免周太祖和杨合枢密使的职务。
李太后愤怒李涛挑拨大臣的关系,罢免李涛的宰相,以杨合兼平章事,事情都报告给他决定。
苏逢吉、苏禹珪从此备位充数罢了。
干佑二年,加拜为司空。
周太祖镇守邺都,没有免去枢密使之职,苏逢吉认为枢密使的职责,由方镇担当不便,和史弘肇发生争执,最终还是依照史弘肇的意见。
史弘肇怨恨苏逢吉和自己作对,不久在王章家中相见,苏逢吉在座上发酒疯,史弘肇更加愤怒。
苏逢吉谋求外出任职来躲避他,不久又作罢,有人问他原因,苏逢吉说:“如果舍弃这里离去,史公一旦处置我,我就粉身碎骨了。”这时,汉隐帝年龄小,小人在他身旁弄权。
史弘肇等人作威凌驾皇帝,皇帝和他手下的李业、郭允明等人都很忧虑。
苏逢吉每次见到李业等人,都用言语激怒他们,李业等人终于杀掉史弘肇,任苏逢吉权知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