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周臣传第十九(2/4)

王朴字文伯,束平人。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也。少好学,善属文。广顺初,举第,拜校书郎, 直史馆。再迁监察御史。其为文章,以辞多自喜。常次历代有国废兴治之迹为 《运源赋》,甚详。又因游相国寺,见竹可,作《碧鲜赋》,题其,世宗闻 之,遣小黄门就录之,览而称善,因拜员外郎、知制诰。迁翰林学士,赐绯, 而载已病,不能朝谢。居百余日,乃力疾直学士院。世宗怜之,赐告还第,遣太 医视疾。

当失地的时候,君主昏庸,政治紊,军队骄横,百姓贫困,接近皇帝的人在朝廷内坏事,逮离皇帝的人在外面反叛,小事情不能控制就导致超越本分,大事情不能控制就导致过分,天下离心离德,人们不服从命令,昊、蜀乘窃取国号,幽、并利用空隙而占据土地。

杨郇和王章、史弘肇等人有矛盾,王朴见汉的建国时间不长,汉隐帝年轻孱弱,任用小人,而杨合作为大臣,和将相们结怨,知漠一定会,于是离开杨郇东归。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 问穀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穀曰:“非不知其才,然载命薄,恐不能胜。” 朴曰:“公为宰相,以贤退不肖为职,何言命邪?”已而召拜知制诰。及为学士, 居岁中病卒,年三十六。议者以穀能知人而朴能荐士。

军中机画,仁诲多所参决。太 祖立,以仁诲为大内都检、恩州团练使、枢密副使,累迁宣徽北院使,为镇 宁军节度使。显德元年,拜枢密使。世宗攻河东,仁诲留守东都。明年冬,以疾卒。 世宗将临其丧,有司言岁不利临丧,世宗不听,乃先以桃荝而临之。

译文

仁诲自其微时,常为太祖谋画,及居大位,未尝有所闻,而太祖、世宗皆亲重 之,然亦能谦谨好礼,不自矜伐,为士大夫所称。赠中书令,追封韩国公,谥曰忠 正。

周世宗登位,升任比郎中,献《平边策》,写:唐失治国之而失去昊、蜀,晋失治国之而失去幽、并二州。

周世宗镇守澶州,王朴任节度掌书记。

呜呼!作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 臣待君而用。故曰,治国譬之于奕,知其用而置得其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 者败。败者临棋注目,终日而劳心,使善奕者视焉,为之易置其则胜矣。胜者所 用,败者之棋也;兴国所用,亡国之臣也。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 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攻取战胜;内修制度,议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 之遗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夫 国之君,常置愚不肖于上,而其不能,以暴其短恶,置贤智于下,而泯没其材 能,使君、小人皆失其所,而蹈危亡。治国之君,能置贤智于近,而置愚不肖 于远,使君、小人各适其分,而享安荣。治相去虽远甚,而其所以致之者不 多也,反其所置而已。呜呼,自古治君少而君多,况于五代,士之遇不遇者,可 胜叹哉!

观察它们之所以失地的原因,就能懂得平定天下的办法。

一定要首先用贤人斥退不贤的人,以便让时政清明;任用能人除去无能的人,以便考察他们的才能;施恩惠讲信用,号令严明,以便让他们同心同德;奖赏功劳,惩罚罪恶,以便让他们尽心尽力;勤俭节约,以便增加财富;时分派劳役,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等到仓库充实、完备、人人愿意效力然后兴兵。

年轻时考中士,任校书郎,依附漠枢密使杨郇。

○扈载

平定它们的办法,在于纠正唐、晋的过失罢了。

敌方的老百姓,知我们政教普遍推行,上下同心,力财足,人安将和,有必能取胜的形势,那么了解敌情的人愿意我们的间谍,了解敌方山河的人愿意

后来李业等人教漠隐帝诛杀权臣,杨郇和王章、史弘肇等人都被杀,这三家的门客多受牵连,而王朴因此一人得以幸免。

是时,天英武,乐延天下奇才,而尤礼文士,载与张昭、窦俨、陶穀、徐台 符等俱被用。穀居数人中,文辞最劣,尤无行。昭、俨数与论议,其文粲然,而 穀徒能先意所在,以谀取合人主,事无大小,必称颂赞,至于广京城,为木偶 耕人、紫芝白兔之类,皆为颂以献,其辞大抵类俳优。而载以不幸早卒,论议虽不 及昭、俨,而不为穀之谀也。

周世宗任开封尹,拜王朴为右拾遣,任推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