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讨伐董璋等人,很久没有建功,而剑门关以西运送军需不足,远近劳困,唐明宗对此很忧虑。
安重诲亲自前去督军,石敬瑭不接纳,安重诲于是获罪被处死,石敬瑭也返回了。
唐明宗于是派遣西川进奏官苏愿、东川军将刘澄西归,开导董璋等人让他们改过。
孟知祥派人告诉董璋,想和他一起向朝廷负剂请罪,董璋说:“唐没有杀你孟公的家属,对西川的恩德深厚啊。
我的子孙在哪里?有什么可告罪的!”董璋因此跹心孟知祥出卖自己。
三年四月,率兵一万人进攻孟知祥,在弥牟交战,董璋大败,逃回梓州。
当初,唐陵州刺史王晖被人代职回朝途中拜访董璋,董璋拦留他。
到适时,王晖抓获董璋杀掉,把他的头送给孟知祥。
范延光字子坏,相州临漳人。
唐明宗任节度使,把范延光安置在手下,但并未觉得他有非凡之处。
唐明宗攻破郫州,梁兵正扼守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暗中向唐明宗投诚。
唐明宗寻求能够把康延孝的诚意送达唐庄宗的人,范延光主动请求前往,于是怀揣康延孝的蜡丸书,往西拜见唐庄宗将书呈上,并且说:“如今康延孝虽有投降的打算,但扼守杨刘的梁兵很强大,不可打他的主意。
不如在马家口修筑堡垒以便联络汶阳。”唐庄宗同意他的看法。
堡垒建成,梁派王彦章急攻新垒。
唐明宗派范延光从小路去求援兵,晚上到达黄河,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投进狱中,拷打几百次,用)》威胁,范延光始终不肯吐露晋的情况。
拘囚几个月后,他逐渐受到狱吏的保护。
唐庄宗进入汴州,狱吏去掉他的枷锁,迎拜并放了他。
唐庄宗见到范延光,很高兴,拜任检校工部尚书。
唐明宗时,范延光担任宣徽南院使。
唐明宗去汴州,到达荣阳时,朱守殷反叛,范延光说:“朱守殷反叛的事刚刚暴露,如果不赶紧攻击,让他作好了准备,那么城池坚固将难以靠近。
因此趁人没有防备时攻击,没有比急攻更好的,我请求给我五百骑兵,飞驰到城下,以神速震骇他。”于是率骑兵五百人,从傍晚急驰到半夜,行军二百里,在朱守殷的城下交战。
黎明,唐明宗也飞驰而到,汴州军队望见天子的卓驾,于是打开城门,而范延光先进城,还在巷战,杀伤很多,朱守殷死,汴州平定。
第二年,升任枢密使,出任成德军节度使。
安重诲死,又召范延光和赵延寿同任枢密使。
唐明宗问范延光马匹有多少c)回答说:“骑兵有三万五千匹马。”唐明宗摸着腿感叹说:“我在军队中四十年,唐太祖在太原时,马匹不过七千,唐庄宗攻取河北,和梁家在黄河交战,马纔一万匹。
如今有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多又怎么样呢!”范延光乘机说:“我曾计算遇,一匹马的花费,能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吃掉十五万士兵的粮食。”唐明宗说:“喂肥了战马而饿瘦了我的士兵,这是我感到羞愧的!”夏州李仁福死,他的儿子李彝超自立而希望做节度使。
唐明宗派安从进代替他,李彝超不接受代任的命令。
用兵攻打他,很久不能攻克。
隰州刺史刘遂凝驾着驿马进见献策,说绥、银二州的人,都有归顺朝廷的意思,请求任命两个刺史以便招降他们。
范延光说:“朝廷大军问罪,原本针对李彝超,夏州被攻破后,绥、银二州难道值得担忧!如不攻破夏州,即使得到绥、银二州,也不能够把守。”刘遂凝又请求亲自驰马去说服李彝超让他出来投降,范延光说:“一个刘遂凝,万一失去,不值得可惜,可惜的是朝廷的体统。”这时,王淑妃专权,刘遂凝兄弟和淑妃有旧交,正依仗她蒙受恩宠,所有建议无不采纳,而大臣们因淑妃的缘故,大多不敢争执,只有范延光从容自如地阻止他。
唐明宗患病,不能管理朝政,京师的人,各种议论喧扰不安,有的逃窜到山谷中,有的寄藏在军营裹,官府不能禁止。
有人劝范延光用严厉的刑法制止他们,范延光说:“应当以静制动,可以稍作等待。”不久唐明宗的病势有所缓解,京师纔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