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遣将谢彦章帅众数万迫杨刘城。甲,晋王来援杨刘城,彦章之军不利 而退。三月壬午,以前右武卫上将军张筠为左卫上将军。癸巳,以镇国军节度押衙、 充本
步军都指挥使江可复为衍州刺史。壬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行军司
、秦 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绰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依前镇海、镇东等军 节度行军司
,余如故,从钱镠之请也。
夏四月丁未,以宣徽院使、右卫上将军赵縠权知青州军州事,以宣徽院副使韦 权知本院事。己酉,以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判
郑珏为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刑
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
、 上
国,仍
封荥
郡开国侯,加
邑五百
。以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
侍郎、 上
国、兰陵县开国男、
邑三百
萧顷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仍
封兰陵县开国伯, 加
邑四百
。庚戌,以前崇德军使、前右武卫大将军杜存为右领军卫上将军。甲 寅,以刑
郎中、充史馆修撰窦专为翰林学士。初,学士窦梦征草钱镠麻,贬蓬莱 尉,帝召专
翰林,遣崇政使李振问宰相云:“专是宰臣萧顷女婿,令中书商量可 否?”中书奏曰:“宰相亲情,不居清显,避嫌之
,虽著旧规,若蒙特恩,亦有 近例,固不妨事。”帝乃可之。己未,灵武节度使韩洙落起复,授开府仪同三司, 依前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癸亥,以延州忠义军节度使、太原西面招讨应接使、检 校太师、兼中书令、渤海王
万兴兼鄜、延两
都制置使,余如故。时万兴弟鄜州 节度使万金卒,故有是命。己巳,以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赵光逢为司徒致仕,兼加
邑五百
,以光逢累上章请老故也。辛未,诏宰臣敬翔 权判诸
盐铁使务。壬申,以太
宾客赵光允为吏
侍郎。
贞明四年正月,晋人寇郓、濮之境,车驾至自洛
。庚辰,以蔡州刺史姚勍 权知
化军节度观察留后。乙酉,以前静难军
步军都指挥使黄贵为蔡州刺史。甲 午,以右领军卫上将军齐奉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
八月丙午,以右广胜军使刘君铎为虢州刺史。戊申,以武宁军节度副使李存权 知宿州事。辛亥,泾原节度使杜建徽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建徽,吴越王钱镠之 将也,遥领泾原节制,至是以其上请加恩,故有是命。乙卯,以蔡州刺史黄贵为绛 州刺史。辛酉,以绛州刺史尹皓为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癸亥,以前永平军节度副 使张正己为房州刺史。乙丑,以宿州团练使赵麓权知河
节度观察留后,以左骁卫 将军刘去非为郢州刺史。戊辰,以权知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 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兼判大安府事。是月,晋王率师次杨刘
,遂军于麻家 渡,北面招讨使贺瑰以兵屯濮
五月甲戌,以荆南衙内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
从诲领濠州刺史。乙亥, 以特
、检校太傅、前颍州团练使张实为起复云麾将军,依前颍州团练使。庚辰, 以工
尚书致仕孔拯为国
祭酒。己丑,以太常少卿韦彖为右谏议大夫。
秋七月庚辰,以商州刺史康赞为起复云麾将军,依前商州刺史。辛卯,以前 左骁卫上将军杨诏为右武卫上将军。戊戌,以前匡国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
罗 周敬为检校司空、守殿中监、附
都尉。
六月甲辰,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歙州刺史硃令德为忠武军节度观察留 后。己酉,以权知化军两使留后、特
、检校太保姚勍为
化军节度观察留后。 庚戌,上以秘书少监王翘为将作监,以其父名秘故也。丙辰,以左监门卫将军康赞
为商州刺史,以左卫上将军张筠为权知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兼判大安府事。戊 午,以前景州刺史卫审符为右卫大将军。庚申,以河
节度、充北面行营排阵、两 京
军都军节度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谢彦章为匡国军节度、陈许蔡等州观察
置等使,以宣徽院副使韦
权知河
军州事。
城,帝闻之惧, 遂停郊礼,车驾急归东京。《通鉴》云:路讹言晋军已
大梁,扼汜
矣。从官 皆忧其家,相顾涕泣,帝惶骇失图,遂罢郊祀。癸酉,诏文武两班,除元随驾人数 外,其余并令御史司宪张衮
署,候车驾离京后一两日,发赴东京。甲戌,以天下 兵
副元帅、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尹、魏王张宗奭为西都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