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枢密使安重诲加检校太保,行兵尚书事如故。以太
詹事刘岳为兵
侍郎,以太
右庶
王权为
侍郎,以太
左庶
任赞为工
侍郎。庚
,荆南 节度使、检校太师、兼尚书令、南平王
季兴加守太尉、兼尚书令,泽潞节度使、 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孔勍加兼侍中。汴州屯驻控鹤指挥使张谏等谋叛伏诛,以枢密 使孔循权知汴州军州事。甲辰,枢密使孔循加检校太保、守秘书监,依前充使。己 巳,秘书少监姚顗为左散骑常侍,以太
左谕德陆崇为右散骑常侍,以兵
郎中萧 希甫为左谏议大夫,前幽州节度判官吕梦奇为右谏议大夫,以鄴都副留守孙岳为颍 州团练使。诏曰:“古者酌礼以制名,惧废于
;取其难犯而易避,贵便于时。况 ‘征’‘在’二名,抑有前例。以太宗文皇帝自登宝位,不改旧称,时即臣有世南, 官有民
,靡闻曲避,止禁连呼。朕猥以眇躬,托于人上,止遵圣范,非敢自尊。 应文书内所有二字,但不连称,不得回避。如是臣下之名,不
与君亲同字者,任 自改更。”丁未,中书门下奏:“京城潜龙旧宅,望以至德
为名。”从之。
戊申,夏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朔方王李仁福加 邑一千
。以延州留后
允韬为延州节度使,以利州节度观察留后张敬询为利州节 度使。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孟知祥加检校太傅、兼侍中,剑南东川节度 副大使、知节度事董璋加检校太傅。壬
,凤翔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李从 餮霞蛹煨L师、兼中书令。汴州知州孔循奏,召集谋
指挥使赵虔已下三千人并 族诛讫。甲寅,以晋州留后符彦超为北京留守,以镇州副使王建立为镇州留后,以 右龙武统军安崇阮为晋州留后。荆南节度使
季兴上言“夔、忠、万三州,旧是当
属郡,先被西川侵据,今乞却割隶
六月戊,前襄州节度使李绍珙起复,依前襄州节度使,仍复本姓名曰刘训。 以皇
河中留后从珂为河中节度使,百僚表贺。以翰林承旨、兵
尚书、知制诰卢 质为检校司空,充同州节度使。己丑,以使
尚书、判太常卿事李琪为御史大夫; 以礼
尚书崔协为太常卿、判吏
尚书铨事;以御史中丞崔居俭为兵
侍郎;以太
宾客萧顷为礼
尚书。中书奏:“请以九月九日皇帝降诞日为应圣节,休假三日。” 从之。故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尚书令、齐王张全义赠太师,以前尚书右丞 崔沂为尚书左丞。丙申,新州留后张
裕、云州留后
行珪并正授本军节度使。丁 酉,诏曰:“四夷来王,历代故事,前后各因
弱,抚制互有典仪。大蕃须示于威 容,即于正衙引对;小蕃但推于恩泽,仍于便殿抚怀。宪府奏论,礼院详酌,皆征 故实,咸有明文。正衙威容,未可全废;内殿恩泽,且可常行。若遇大蕃
朝,即 准旧仪,于正殿排比铺陈立仗,百官排班,于正门引
对见。”时百僚
阁班退后, 却引对朝贡蕃客,御史大夫李琪奏论之,下礼院检讨,而降是命焉。
戊寅,以枢密使安重诲兼领襄州节度使。制下,重诲之党谓重诲曰:“襄州地 控要津,不可乏帅,无宜兼领。”重诲即自陈退,许之。以左金吾大将军张遵诲为 西京副留守、知留守事。辛巳,以卫尉卿李怿为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壬午,以 前蔚州刺史张温为振武留后,以左右厢突阵指挥使康义诚为汾州刺史,以左右厢 军都指挥使索自通为忻州刺史。尚父、吴越国王钱镠遣使
金
五百两、银万两, 绫万匹谢恩,赐玉册、金印。初,同光季年,镠上疏密求玉册、金印,郭崇韬
议 以为不可,而枢密承旨段徊受其重赂,赞成其事,庄宗即允其请,至是故有贡谢。 甲申,幽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李绍斌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复姓名为赵德钧。乙 酉,诏百官朔望
阁,赐廊下
。自
离已前,常参官每日朝退赐
于廊下,谓之 “廊餐”乾符之后,百司经费不足,无每日之赐,至是遇
阁即赐之。《五代会 要》:明宗初即位,命百官五日一起居,李琪以为非故事,请罢之。惟每月朔望日 合
阁赐
。至是宣旨,朔望
阁外,仍五日一起居,遂为定式。
纳伪蜀主王衍犀玉带各二条、一百五十匹。初,庄 宗遣中官向延嗣就长安之杀王衍也,旋属萧墙之祸,延嗣藏窜,不知所之,而衍之 资装
乐并为篯所有,复惧事
,故聊有此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