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辞三司事,乃以枢密院承旨孟鹄充三司副使权判。
六月壬午,华州、邢州进两歧麦,兗州进三足鸟。丙戌,宰相任圜落平章事, 守太子少保。丁亥,诏天下除并无名额寺院。以宣徽北院使张延朗为右武卫大将军、 判三司,依前宣徽使、检校司徒。辛卯,大理少卿王郁上言:“凡决极刑,准敕合 三覆奏。近年已来,全隳此法,伏乞今后决前一日许一覆奏。”从之。壬辰,南面 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襄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刘训责授检校右仆射、守澶州刺史。 训南征无功,故有是谴。诏丧葬之家,送终之礼不得过度。乙未,户部尚书李铃上 言:“请朝班自四品已上官各许荐令录两人,五品官各荐簿尉两人,功过赏罚,与 举者同之。”诏从之。其所举人,仍于官告内标所举姓名,或有不公,连坐举主。 仍令三品已上各举堪任两使判官者。丙申,以天策上将军、湖南节度使、开府仪同 三司、检校太师、守尚书令、楚王马殷为守太师、尚书令,封楚国王。庚子,幸白 司马陂,祭突厥神,从北俗之礼也。
秋七月庚戌朔,以宋州节度使王晏球充北面行营副招讨使。癸丑,以左金吾将 军乌昭远为左卫上将军,充入蛮国信使。中书奏:“马殷封楚国王,礼文不载国王 之制,请约三公之仪,用竹册。”从之。壬戌,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孟知祥 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东川董璋加爵邑。以左效义指挥使元习为资州刺史,右效义 指挥使卢密为雅州刺史。癸亥,幸冷泉宫。甲子,以检校工部尚书谢洪为宿州团练 使。夔州刺史西方鄴奏,杀败荆南贼军,收峡内三州。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 鄴为节度使。戊辰,诏曰:“顷因本朝亲王,遥领方镇,遂有副大使知节度事,年 代已深,相沿未改。其东川、西川今后落副大使,只云节度使。”庚午,遂州留后 李敬周、鄜州留后刘仲殷莘正授本州节度使。壬申,兗州节度使房知温移镇徐州, 徐州节度使安元信移镇襄州,沧州节度使赵在礼移镇兗州。以齐州防御使安审通为 沧州节度使。是日,诏陵州、合州长流百姓豆卢革、韦说等,宜令逐处刺史监赐自 尽,其骨肉并放逐便。是日,逐段凝于辽州,刘训于濮州,温韬于德州。甲戌,太 子少保任圜上表乞致仕,仍于外地寻医,诏从之。丁丑,以左金吾大将军曹廷隐为 齐州防御使。
八月己卯朔,日有食之。辛巳,以右谏议大夫孔昭序为给事中,以秘书少监崔 憓为右谏议大夫。壬午,以右骁卫大将军刘衡为左领卫上将军;以鄴都副留守赵敬 怡为右卫上将军,判兴唐府事。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差 使随牂家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来朝,进方物,各赐官告、缯采、银 器放还蕃。丙戌,以御史中丞卢文纪为工部尚书,以左谏议大夫梁文矩为御史中丞。 邓州留后陶霰後爸菟韭恚以其为内乡县令盛归仁所讼,税外科率故也。仍赐归仁 绯袍鱼袋。癸巳,幸皇子从荣第,宣禁中伎乐观宴;从荣进马及器币,帝因以伎乐 赐之。华州上言,渭河泛滥害稼。丁酉,以吏部郎中、袭文宣公孔邈为左谏议大夫。 史馆修撰赵熙上言:“应内中公事及诏书奏对,应不到中书者,请委内臣一人抄录, 月终送史馆。”诏差枢密直学士录送。青州进芝草。新州奏,契丹乞置互市。癸卯, 汴州节度使硃守殷加兼侍中,郓州节度使符习加检校太尉。甲辰,皇子从荣娶鄜州 节度使刘仲殷女,是夕礼会,百僚表贺。
九月辛亥,义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王都加食邑实封。幽州节度使 赵德钧加检校太尉,镇州节度使王建立加同平章事。伪吴杨溥遣使以应圣节贡献。 己未,以前云州节度使高行珪为邓州节度使。是日,出御札曰:“历代帝王,以时 巡狩,一则遵于礼制,一则按察方区。矧彼夷门,控兹东夏,当先帝戡平之始,为 眇躬殿守之邦,俗尚贞纯,兵怀忠勇。自元臣镇静,庶事康和,兆民咸乐于有年, 阖境弥坚于望幸,事难违众,议在省方。朕取十月七日亲幸汴州。”庚申,以卫尉 卿李延光为大理卿。北京留守李彦超上言:“先父存审,本姓符氏,蒙武皇赐姓, 乞却还本姓。”从之。乙丑,夏州节度使李仁福、凤翔节度使李从餮稀⑺贩浇诙 使韩洙,并加食邑,改赐功臣。以汝州防御使赵延寿为河阳节度使,以比部郎中、 知制诰刘赞为中书舍人,以河阳掌书记程逊为比部员外郎、知制诰,以代州刺史李 德珫为蔚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