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丁酉朔,大理正路阮奏:“切见秋释奠于文宣王,而武成王庙久旷时祭, 请复常祀。”从之。戊戌,中书奏:“太
少傅李琪所撰
《霍彦威神
碑》文, 不分真伪,是混功名,望令改撰。”从之。琪,梁之故相,私怀
遇,叙彦威在梁 历任,不
言伪梁故也。辛丑,诏:“
离已来,天下诸军所掠生
,有主识认, 即勒还之。”以前清河县令、袭酅国公、
邑三千
杨仁矩为秘书丞。御史台奏: “主簿硃颖是前中丞奏请,合随听罢任。”诏曰:“主簿既为正秩,况
选门,显 自朝恩,合终考限,宜令仍旧守官。”甲辰,以宰臣冯
为南郊大礼使,兵
尚书 卢质为礼仪使,御史中丞许光义为仪仗使,兵
侍郎姚顗为卤簿使,河南尹从荣为 桥
顿递使,客省
六月辛丑,以左散骑常侍姚顗为兵侍郎。壬寅,夔州节度使杨汉章移镇云州, 以北京
步军都指挥使兼钦州刺史张敬达为凤州节度使。癸卯,以前西京副留守事 张遵诲行卫尉事,充客省使。国
博士田
请葺四郊祠祭斋室。丙午,以沂州刺史 张万
为安北都护,充振武军节度使。戊申,以宿州团练使康思立为利州节度使。 登州刺史孙元停任,坐在任无名科率故也。诏鄴都仍旧为魏府。应魏府、汴州、益 州
殿悉去鸱尾,赐节度使为衙署。辛亥,以权知朔方军留后、定难军都知兵
使 韩澄为朔方留后。癸丑,以前潞州节度使符彦超为左骁卫上将军。诏:“诸
节度 使行军司
,名位虽
,或帅臣不在,其州事宜委节度副使权知。”又诏:“籓郡 所请宾幕及主事亲从者,悉以名闻。”丙辰,权知荆南军府事
从诲上章首罪,乞 修职贡,仍
银三千两赎罪。壬戌,幸至德
。诏:“京城空地,课人盖造。如无 力者,许人请
营构。”
秋七月庚午,以前西京留守判官张镈为司农卿。壬申,贬前左金吾上将军璋 为儒州长
百姓,寻赐自尽,以其在籓镇
蓄
谋故也。甲戌,御史中丞吕梦奇责 授太
右赞善大夫,坐曾借
璋
故也。己卯,以工
侍郎任赞为左散骑常侍,以 枢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充匦使阎至为工
侍郎充职。遂州
嘉禾,一
九穗。 壬午,以给事中、判大理卿事许光义为御史中丞。史馆上言:“所编修庄宗一朝事 迹,
名为实录,太祖、献祖、懿祖名为纪年录。”从之。《五代会要》:天成三 年十二月,史馆奏:“据左补阙张昭远状:‘尝读国书,伏见懿祖昭烈皇帝自元和 之初,献祖文皇帝于太和之际,立功王室,陈力国朝。太祖武皇帝自咸通后来,勤 王戮力,翦平多难,频立大功,三换节旄,再安京国。庄宗皇帝终平大憝,奄有中 原,倘阙编修,遂成湮坠。伏请与当馆修撰,参序条纲,撰太祖、庄宗实录。’” 四年七月,监修国史赵凤奏:“奉敕修懿祖、献祖、太祖、庄宗四帝实录,自今年 六月一日起手,旋
呈。伏以凡关纂述,务合品题。承乾御宇之君,行事方云实 录;追尊册号之帝,约文只可纪年。所修前件史书,今
自庄宗一朝名为实录,其 太祖以上并目为纪年录。”从之。甲申,以前荆南行军司
、检校太傅
从诲起复, 授检校太傅、兼侍中,充荆南节度使。丙戌,泾州节度使李从昶移镇华州,以冀州 刺史李金全为泾州节度使。戊
,中书奏:“今后新及第举人,有曾授正官及御署 者,
约前任资序,与除一官。”从之。壬辰,诏取来年二月二十一日有事于南郊。
崇阮为夔州节度使,以左骁卫上 将军张温为洋州节度使,以黔州留后杨汉宾为本州节度使。中书奏:“太常寺定少 帝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伏以少帝今不庙,难以言宗,只云昭宣光烈孝 皇帝。”从之。丁亥,以凤州武兴军留后陈皋为武兴军节度使,以新州威
军留后 翟璋为威
军节度使。壬辰,以权知尚书右丞崔居俭为尚书右丞。诏葺天下廨宇。 丙申,襄州奏,荆南
从诲乞归顺。云州奏,契丹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