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钦说:“拿剑来!”张承业拉着庄宗的衣服,哭着说:“我受先王遗言,誓为本朝诛杀汴州贼寇,为王爱惜仓库物品,斩我的头,我死也无愧于先王,今日请死!”阎宝拉开张承业的手,令他退下。张承业骂阎宝说“:依附朱温的逆贼,不曾有一言效忠诚,却敢阿谀谄附。”挥拳把他打倒。太后听说庄宗喝酒出事,急忙召入。庄宗极孝顺,听说太后召见,叩头向张承业道歉说:“我杯酒之间,顶撞了七哥,太后一定怪罪我。七哥为我痛饮两杯,替我分担一下指责好吗?”庄宗连饮四杯,劝张承业,竟然不饮。庄宗回宫,太后使人对张承业说:“小儿冒犯特进,已打了他,可回家。”第二天,太后与庄宗都到张承业家,慰劳他。从此私下进见几乎断绝。
十四年,承制授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燕国公,张承业坚决推辞不接受。此时,卢质在庄宗幕下,嗜酒轻傲,曾叫庄宗的几个弟弟为猪狗,庄宗深为记恨。张承业担心卢质遭祸,便找机会对庄宗说:“卢质多行无礼之事,我请为大王杀掉他,可以吗?”庄宗说:“我正在招引礼遇贤士,以开霸业,七哥怎么说这么错误的话。”张承业便站立说道“:大王如能这样,何愁不能得天下。”以后,卢质虽然有时还会放纵狂妄,庄宗终于能容忍他,这是张承业维护他的缘故。
十八年,庄宗受各地劝进,将继承皇帝位,张承业认为晋王三代人对唐朝有功,先人武皇恨朱氏弑帝叛逆,将恢复唐朝旧邦,仇敌还没平定,不宜轻易接受推戴。这时张承业正生着病,靠人抬着到邺宫,见庄宗说:“大王父子血战三十多年,是因为说要为国家报仇,复兴唐朝宗社。现在元凶未灭,民财用尽,而突然先立国号,耗费财力,我认为这是第一点不可以的。我自咸通以来,为宫廷服务,每见国家册命大礼,仪仗法物,各部门杂事,要一年多才初步准备好,临到进行正事时仍有不充分的。王如化家为国,新立宗庙朝廷,不可违背制度,制定礼乐的没见到合适的人,这是我认为第二点不可以的。做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听信虚浮的言谈。”庄宗说:“可各位将军要这样,我也奈何不得!”张承业知道庄宗不听自己的,因而大哭着谏劝他。十九年十一月二日,因病死于晋阳的家中,享年七十七岁。贞简太后听说死讯,立即到他家里致哀,为他穿丧服,像儿侄一样行礼。同光初年,赠左武卫上将军,谥号是贞宪。
张居翰,字德卿。咸通初年,掖廷令张从玫收养为子,以荫庇当官。中和三年(883),从容管监军判官入朝廷任学士院判官,迁任枢密承旨、内府令,赐绯色衣。唐昭宗在华下,越级任命为内常侍,外出监察幽州军事,任期满后下诏召回,节度使刘仁恭上表留下他。天复年中,诏令诛杀宦官,刘仁恭上奏骗说杀了张居翰,把他藏在大安山的北溪。
天祐三年,汴军进攻沧州,武皇向刘仁恭求援,刘仁恭于是派张居翰和书记马郁等人率兵援助武皇一同进攻潞州,武皇因而留下张居翰。李嗣昭节制昭义军时,以张居翰监管其军事,以燕军三千为部下。不久汴将李思安筑外城来包围潞州,张居翰和李嗣昭登城保卫,终于解围。从此李嗣昭每次出征时,令张居翰主管留后事务。同光元年(923)四月,召为枢密使。十月,庄宗将渡黄河,留张居翰与李绍宏同守魏州。庄宗进入汴州后,加封为骠骑大将军,掌管内侍省事务,依前充枢密使。同光年间,宦官干预朝政,国家事务都由郭崇韬办理。张居翰自认为是漂泊流狼的人而乘着时运,提拔到重要位置,所以每次宣告任命之事,不敢有所建议是非,只是看别人脸色免除过错而已,因此也逃脱了末年之祸。四年三月,伪蜀王衍投降,下诏迁其族人到洛阳,走到秦川,这时关东已乱,庄宗担心王衍变乱,派中官向延嗣骑马带诏书下令杀掉他。诏书写着:“王衍一行,应一并杀掉。”诏书已经盖印,此时张居翰在密地,又看了诏书,立即就着殿柱揩去“行”字,改写“家”字。等到王衍在秦川驿被杀时,只杀了他的近属而已,其伪官以及随行者还有一千多人,都免于冤死,这是张居翰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