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gao祖纪一(2/7)

长兴元年二月,明宗南郊礼毕,加检校太尉,增邑五百,寻诏归任。时鄴 都繁富为天下之冠,而土俗犷悍,民多争讼,帝令投函府门,一一览之,及逾年, 盈积几案,滞于狱者甚众,时论以此减之。九月,东川董璋叛,朝廷命帝为东川行 营都招讨使,兼知东川行府事。十月,至自魏博,董众西征。二年,以川路险艰, 粮运不继,诏班师。四月,复兼六军诸卫副使。六月,改河节度使,仍兼兵柄。

六军诸卫副使,封开国公,加邑五百,赐耀忠匡定 保节功臣。四月,车驾还洛,制加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鄴都留 守、天雄军节度使。五月丁未,加驸都尉。

清泰元年五月,复授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等军 蕃汉步总。二年夏,帝屯军于忻州,朝廷遣使送夏衣,传诏抚谕,后军人遽呼 万岁者数四,帝惧,斩挟将李晖以下三十余人以徇,乃止。

简俭,未尝以声滋味辄自燕乐,每公退,必召幕客论民间利害及刑政得 失,明而难犯,事多亲决。有店妇与军士讼,云“曝粟于门,为”而军士 恳诉,无以自明。帝谓鞫吏曰:“两讼未分,何以为断?可杀而视其粟,有 则军士诛,无则妇人死。”遂杀无粟,因戮其妇人。境内肃然,莫敢以欺 事言者。三月,移镇常山。所历方镇,以孝治为急,见民间父母在昆弟分索者,必 绳而杀之。勤于吏事,廷无滞讼。常山属邑曰九门,有人鬻地与异居兄,议价不定, 乃移于他人。他人须兄立券,兄固抑之,因诉于令。令以弟兄俱不义,送府。帝监 之曰:“人之不义,由牧长新至,教化所未能及,吾甚愧焉。若以至理言之,兄利 良田,弟求善价,顺之则是,沮之则非,其兄不义之甚也,宜重笞焉。市田以价 者取之。”上下服其明。

及岐,推潞王为天,闵帝急诏帝赴阙,以社稷为托。闵帝自洛 奔于卫,相遇于途,遂与闵帝回卫州。时闵帝左右将不利于帝,帝觉之,因擒其 从骑百余人。闵帝知事不济,与帝长恸而别,帝遣刺史王宏贽安置闵帝于公舍而去, 寻为潞王所害,帝后长以此愧心焉。

三年五月,移授郓州节度使,封赵国公,仍改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寻降诏促 帝赴任。帝心疑之,乃召僚佐议曰:“孤再受太原之日,主上面宣云:‘与卿北门, 一生无议除改。’今忽降此命,莫是以去年忻州兵见迫,过相猜乎?又今年千 节,公主觐,当辞时,谓公主曰:‘尔归心甚急,与石郎反耶?’此疑我之状 固且明矣。今天用后族,委邪臣,沈湎荒惑,万机停壅,失刑失赏,不亡何待! 吾自应顺中少主奔之日,睹人情大去,不能扶危持颠,愤愤于方寸者三年矣。今 我无异志,朝廷自启祸机,不可安然死于路。况太原险固之地,积粟甚多,若且 宽我,我当奉之。必若加兵,我则外告邻方,北构敌,兴亡之数,皎皎在天。今 发表称疾,以俟其意,诸公以为何如?”《玉堂闲话》:晋祖在并,尝从容谓 宾佐云:“近因昼寝,忽梦若顷年在洛京时,与天连镳于路,过旧第,天请某 其第,某逊让者数四,不得已即促辔而,至F事下,升自阼阶,西向而坐, 天已驰车去矣。其梦如此。”群僚莫敢有所答。是年冬,果有鼎革之事。盖晋祖 怀不轨之志久矣,故托梦以惑众也。掌书记桑维翰、都押衙刘知远赞成密计,遂拒 末帝之命。朝廷以帝不奉诏,降旨削夺官爵,即诏晋州刺史、北面副招讨使张敬达 领兵围帝于晋。帝寻命桑维翰诣诸求援,契丹遣人复书诺之,约以中秋赴义。 《辽史太宗纪》云:七月丙申,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其主所讨,遣赵莹求救,时 赵德钧亦遣使至,河东复遣桑维翰来告急,遂许兴师。八月庚午,自将以援敬瑭。 六月,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以曲数千人

是时,秦王从荣奏:“伏见北面频奏报,契丹族移帐近,吐浑、突厥已侵边 地,戍兵虽多,未有统帅,早宜命大将一人,以安云、朔。”明宗曰:“卿等商量。” 从荣与诸大臣奏曰:“将校之中,唯石敬瑭、康义诚二人可行。”帝素不为禁军 之副,即奏曰:“臣愿北行。”明宗曰:“卿为吾行,事无不济。”及受诏,不落 六军副使,帝复迁延辞避。十一月乙酉,明宗复谓侍臣曰:“云州奏,契丹自幽州 移帐,言就放牧,终冬不退,其患矣。”枢密使范延光奏曰:“已议石敬瑭与康 义诚北行,然其定夺,即在宸旨。”帝奏曰:“臣虽不才,争敢避事,但退惟命。” 明宗曰:“卿为吾行,甚叶众议。”由是遂定。丁亥,加兼侍中、太原尹、北京留 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国、威等军蕃汉步军总,改赐竭忠匡运 宁国功臣。翌日,宴于中兴殿,帝捧觞上寿,因奏曰:“臣虽微怯,惟边事敢不尽 其忠力,但臣远违玉阶,无以时申补报。”帝因再拜告辞,明宗泣下沾衿。左右怪 其过伤,果与帝因此为诀,不复相见矣。十二月,明宗晏驾,帝闻之,长恸若丧考 妣。应顺元年正月,闵帝即位,加中书令,及增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